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已近半年,各國正在積極開發候選疫苗,各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也在緊張開展臨床試驗。
新加坡也計劃於下周啟動抗體療法的人體試驗,這一臨床試驗將有23名健康志願者參與。
這種實驗性的治療藥物名為TY027,是一種特異性靶向Sars-CoV-2的單克隆抗體或免疫系統蛋白(註:Sars-CoV-2是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
TY027是由新加坡生物技術公司Tychan開發,而人體試驗的第一階段將由SingHealth科研醫學部進行,歷時約六周。
如果這種藥物被證明是安全有效,則預計將會進入下一階段的測試,研究更大範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
Tychan的創始人之一,國立杜克大學醫學院的Ooi Eng Eong教授說,除了將這種藥物用作新冠治療方法之外,它還可以潛在地用於預防感染。

01. 什麼是抗體療法?
當細菌、病毒等入侵人體,會觸發我們免疫系統的保護程序,儘快清除這些不速之客。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一類人體合成的特殊蛋白質——抗體。抗體療法,就是用基於這些抗體研發的藥物治療患者。
抗體能特異性地與疾病相關細胞或分子結合,它們的主要作用有2種:
其一,甄別有害對象。在有害細胞或病原體上掛上標籤,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攻擊它們。
其二,中和關鍵分子。如搶先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所必須的「門戶分子」結合,讓病毒無從感染。
抗體療法的專一性,讓它能避免傷及正常組織,減少副作用,是「精準醫療」時代備受關注的分子靶向療法的代表。

02. 跟血漿療法有何不同?
血漿療法的本質就是抗體療法。新冠肺炎恢復者的血漿中含有多種天然抗體,可用來救治尚未產生足夠抗體的患者。
此前,中國已率先將血漿療法用於臨床危重患者的救治,初步臨床試驗顯示大多數患者症狀得到好轉,部分甚至得以康復出院。
但血漿療法看似天然,實際上不確定因素很多。如治療性血漿來源有限;不同人血漿中的抗體濃度及活性不盡相同,效果難以把控;除有用抗體外,血漿中也含有較多雜質,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或引發安全性風險等。
相對而言,成分單一、劑量精準的抗體藥物比血漿的安全性更高,療效更顯著。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最為常用。

除了在已批准上市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原本用來治療其他適應症)中尋找新冠肺炎的候選藥物,針對新冠病毒的新抗體藥物研發也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展開。
3月12日,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和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的科研人員宣布,已分離出一種能特異中和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該抗體通過結合冠狀病毒刺突蛋白,改變其結構,使得其無法結合宿主細胞,理論上具有防止多種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力,也可用於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檢測。
不過,目前該研究還處於體外細胞實驗階段,在人體內功能如何,需要更多的動物、臨床試驗數據。
美國再生元公司也於3月稱,他們的研發人員已分離出數百種可中和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來源包括新冠肺炎恢復者的血漿,目前正在進行分類和鑑定,有希望開發出用於新冠肺炎的雞尾酒療法(即多種藥物混合療法)。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單克隆抗體療法的價值將得到更多印證,有望在治癒新冠肺炎乃至未來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救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