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偉德示範以噴水機擊破引爆裝置。(國防部隊提供)
(新加坡1日訊)要成為武裝部隊拆彈專家,除了得穿上27公斤重的防彈裝展開行動外,還要經過嚴密的心理及體能測驗,甚至得破解謎題。
在電影中,常見到拆彈專家冷靜、精準地拆除炸彈;現實生活中,拆彈專家在執行任務時確實面對極大心理壓力及危險,任何一個錯誤都能夠導致無法收拾的局面。
據《國鋒報》(Pioneer)月刊,國防部隊36陣營軍火拆爆組的三級准尉余偉德受訪透露,要進入該組,需通過心理及體能測驗。他們必須穿上27公斤的防彈裝,在模擬實況下經過一系列考驗,以及破解謎題。
他指出,拆彈專家身穿的防彈裝非常悶熱,如同做桑拿浴,使得防護鏡變得模糊,影響視力,這也是考驗自己能否在高壓環境下保持思維清醒。
這份工作全天候24小時待命,職務包括拆除簡易爆炸裝置,移除戰爭遺物,以及在大型國家活動如國慶慶典上做防彈安全檢測。
余偉德說,單位成立50年來,按照傳統將一代所累積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
「我們積極地訓練新人,把經驗和之前向前輩所討教的,傳承下去。」
余偉德也說,每一次被委派去執行任務,都有可能無法活著回來,心裡最惦記著的便是妻子及家人。
他坦言,每次出任務,最困難的就是必須先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及不安,並將全副身心投入執行任務,全神貫注以確保不會有任何差錯。
余偉德粉墨登場 大陣仗
2015年,余偉德初上任作為團隊指揮官時,被派至南洋理工大學工地移除一個重達100公斤的二戰炸彈。
那是他第一次上陣親自拆除炸彈,他萬萬沒料到會是如此大規模的行動,感到萬分緊張。幸好,其他成員都非常有經驗,互相幫助,成功完成任務。
他也說,雖然行動中的易爆裝置可能是之前曾經接觸過的,但當時的環境會影響當下的反應,因此每次出任務,都是獨特的經歷;成功的關鍵,則是持續不斷地進步並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