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聯合早報
食閣買什麼食物都是規定好的
雖然新加坡政府做不到讓所有種族坐在一張桌子上,但!一起到一家食閣吃飯還是小菜一碟!
新加坡政府規定,每個食閣都要包括:中餐、印度餐、和馬來餐。
這意味著哪怕中餐賣的再好,馬來餐再無人問津,也不能根據市場需求隨意調換,各種族菜肴整整齊齊的湊一塊才最棒了!

組屋居住也有嚴格的種族配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自然規律,不同人中自然喜歡尋同伴一起居住。
但新加坡政府生怕大家按族群聚一起不利於互相融合,一定要做那個把小孩帶出去的大家長: 「來來來,和好朋友們打個招呼,來都來了,一起玩唄~~~」
每個區域的組屋都會根據新加坡的人口比例進行種族分配,讓各種族人們抬頭不見低頭見: HDB的樓道間經常飄著五花八門的印度的咖喱、華人的辣椒、馬來的椰漿混合的味道;節假日時不時聽見鄰居播放洗腦的寶萊塢歌曲;樓下公共地點上周辦的還是華人的葬禮,這周就又辦上了馬來人的婚禮。

圖源:網絡
而華人DNA中刻著「房」的渴求,基本都將組屋的額度買到了頂,這意味著當馬來人和印度人想要出售房產的時候,他們只能賣給同種族的買家。
這就是視頻中那位房屋經紀抱怨賣不出好價格的原因,因為華人市場的賣方需求更旺盛,自然可以提高出售價格,而馬來人和印度人的購房者相對較少,不僅價格打折,還有可能出現找不到賣家的尷尬情況。

但只要你能遇得到的問題,新加坡政府都會給你想出一套解決方案,其實針對少數族群想賣房卻找不到買家的情況,屋主是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房子賣給建屋發展局的。
當然,由於價格是持牌估價師評估出來的結果,政府只給屋主三個月時間考慮,自然無法像市場流通時一般待價而沽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區分,有偏見的地方就會有種族歧視。
新加坡政府已經做了自己可以做的,而剩下的或許只能等待時間慢慢改變。
當人們對於各膚色人種都習以為常,當觀念進步到不再以種族、姓氏、語言、習慣劃分彼此,李光耀先生所期待的那個夢想中的時代才會真正來臨。
不只是「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更是「世界人的世界」,「地球人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