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意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企業而言,獨到的投資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風口行業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出海企業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新加坡對接中企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旨在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應對企業出海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新中合作日益緊密
歷年來,新加坡與中國各省市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其中,廣東省與新加坡的經貿往來尤為突出。廣東省連續35年保持新加坡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充分體現了雙方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在2023年,新加坡與廣東的雙邊貿易額達到1,67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2%,這一數據再次證明了雙方經貿合作的強勁動力。

日前,廣東—新加坡合作理事會第14次會議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隆重舉行,這是會議首次在知識城舉行,具有里程碑意義。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理事會新方聯合主席王乙康出席,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以及近200名來自新中雙方的官員和商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謀發展大計。
新加坡政府和企業長期致力於投資中國的發展。新粵合作理事會作為促進雙方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發揮了積極作用。廣東省及大灣區作為新加坡推動綠色經濟、醫療和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高生產力行業發展的關鍵區域,吸引了眾多新加坡企業的目光。
重點領域合作進一步推進
會議期間,雙方回顧了新粵合作理事會在貿易投資、金融服務、人文交流、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技術創新等7大合作領域取得的成果。新加坡企業在會上簽署了20個項目,涉及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醫療保健與生物醫藥、農業科技等領域,為深入大灣區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

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方面,新加坡與廣東有著共同的目標。新加坡企業積極開展綠色倡議和項目合作,如益閣新能源在廣東陽江市開發的300兆瓦農業光伏太陽能和30兆瓦時電池儲能系統項目,以及在湛江新建的350兆瓦分布式農村屋頂太陽能項目,均為雙方合作樹立了典範。
在醫療發展方面,新加坡與廣東省通過聯合研究和臨床試驗,不斷深化合作。星漢德生物醫藥與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合作,讓更多患者能夠負擔並享受到高質量的細胞治療產品。
中新廣州知識城作為雙方合作的典範,2023年GDP總量增長21%,達到306.6億元。目前,知識城內有50多個新加坡企業積極尋求在廣東省擴大業務。
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與廣州港集團的合作,也為雙方經貿往來增添了新動力。截至2023年,廣州貨櫃碼頭累計處理139萬個標準箱,GCT的50%原動機電氣化和自動化能力提升,展示了雙方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的成果。
展望未來,新加坡與中國將繼續深化在關鍵領域的戰略合作,激發企業發展潛力,增強雙邊關係韌性,為雙方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新粵合作理事會的推動下,相信新加坡與廣東省的經貿合作將再上新台階,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