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志工開玩笑說: 「阿姨,我們這裡不是超市,如果你要選,得到超市去。」本地誌願團體SG Food Rescue今天(14日)送出了800公斤原本要被丟掉的食物,並希望通過此活動讓更多人關注到浪費食物的課題。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這是SG Food Rescue第三次主辦這類旨在提高食品浪費意識的「送食物活動」。主辦單位會搜集原本要被供應商丟棄、但還能吃的食物,然後將這些食物分發給大眾。今天,有超過200名公眾,在位於麥士威路(Maxwell Road)的市區重建局辦公室的活動現場,領取了約800公斤的食材。
在活動前一天,SG Food Rescue的聯合創辦人Daniel Tay以及其他的志工,到巴西班讓蔬果批發市場領取了這些蔬果。不過,他們只取走小部分批發商準備扔棄的食材。批發商每天丟掉的蔬果達到約2000公斤。

Daniel Tay表示,切除發黃的部分,這羽衣甘藍Kale還是可以吃的。(照片: Fann Sim)
Daniel Tay說,這些食材都還可以吃,但由於外觀不好看,所以被批發商丟掉。
Daniel Tay表示,他們原本已有通過慈善組織分發食材的活動,但是,這次的活動瞄準的對象不同。他說:「我們希望針對不同的受眾,這次是那些平時會上超市買菜的人。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平時會買的這些食物,其實是丟棄品。我們想讓他們想一想,為什麼好好的食物會被丟掉。」
今天活動上分發的食物多達15種,包括小黃瓜、四季豆、包菜、洋蔥、百香果和橙子等等。
Daniel Tay也說,很多的食材在還未擺在超市前,就已經被丟棄。他說,在收集回來的食材中,有50%至80%的食材是還可以食用的。義工們會處理這些收集回來的食材,將爛掉或發霉的部分去除掉。
比如,這次他們收到了五袋免費的洋蔥,裡頭摻雜了一些已經爛掉的洋蔥。義工們花了好幾個小時把好的洋蔥挑出、去除掉因接觸到水分而糊掉的洋蔥表面,然後才將這些洋蔥送給大眾。
Daniel Tay表示,義工們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處理這些洋蔥,不過,商家可能會直接將這些看起來爛掉的洋蔥丟掉,因為這樣比較符合成本效益。
Andrea Haw在中央商業區上班,她今天來領取食材,也是排隊的人中的第一位。
Andrea Haw說:「我有自己煮飯的習慣,所以有興趣參加這次的活動,協助減少食物浪費。這裡大多的蔬菜都還是很好的,只是最終沒有擺在超市售賣。」
主辦單位也要求領取食材的公眾自備環保袋,並限他們在四分鐘內挑選自己要的食材,以讓排隊的人無須等待太久。
Shirley Goh則從裕廊住家專程到市中心領取食材。她說:「我在Facebook看到四季豆的照片,我喜歡四季豆,所以我來了。如果你在巴剎買菜,1.50元只能買到一點。如果我今天能拿半個袋子的菜回家,我可以省下20元。」 Shirley也認為,如果活動在新加坡各地舉行,將有助提高更多人對食品浪費的意識。
而在附近工作的清潔工人Tan Soke Kiang則表示,這是她第二次來拿菜。她說,她一些來自外國的同事經濟狀況比較不好,所以前來拿一些免費的菜給他們。
- CH8/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