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李光耀時代新加坡就確立了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吸引外資。
在航運、石油化工、電子、金融等等領域深耕發展,有著科技創新、精密製造、人才吸引等戰略。
靠著轉口貿易起家,如今新加坡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手裡握著多個經濟王牌:
電子半導體產業 精密工程產業 化工產業(煉油) 航天產業 醫療服務業 港口貿易 ……
有便利交通、有政策扶持、有人才,於是很多世界頂尖科技企業都將研發中心或亞太總部遷移至新加坡。
疫情中,李總理數次喊話
在疫情中,新加坡時刻不忘自己安身立命的經濟。
2020年經歷了經濟衰退之後,從2021年新加坡一直嘗試開放,但因為疫情變化,防疫政策調整了好幾次,被嘲笑「仰臥起坐」。
2021年間李顯龍總理數次出來講話表示:新加坡不可能長期封閉,因為那將「永久損害新加坡的國際經濟地位!」
他呼籲民眾理解,每一次收緊政策都會讓生意中斷。



李總理解釋過新加坡有大量跨國企業,也有大量員工需要跨境,出差商務旅行等等,如果邊境一直封:
「跨國企業將認為我們不夠優越,新加坡企業也會受到連累,我們的經濟將永久受損。"
我們從總理的數次喊話可以看出,「搞錢」是新加坡第一要務。

(圖源:CNA)
2022年4月,奧密克戎疫情終於減緩,新加坡馬上就大膽解除防疫措施,現在新加坡除了室內戴口罩基本上已無限制。
接班人出國「跑生意」
今年還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選出了總理接班人 —— 現任財政部長黃循財(同時也是跨部門抗疫小組的組長。)

前一位接班人王瑞傑,因為身體原因請辭,也曾是新加坡財政部長, 可見新加坡的「掌門人」是一定要歷任財政部或者貿工部等經濟部門。
黃循財在被任命為黨內第四代領導之首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地出訪了美國,印尼等大國。
別想太多,就是為了「搞錢」~
在美國他參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及20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還拜會華盛頓政商各界精英。

(圖源:早報)
最近黃循財又出訪了印尼,其實他和印尼的財政部長結識已久,這次趁著機會與印尼其他部長全部交流了一下。
黃循財認為,新加坡投資者早已遍布峇淡(Batam)、民丹(Bintan)和吉里汶(Karimun)三島,可以放眼印尼BBK以外的地區,比如中爪哇。
他透露新加坡和印尼有興趣在中爪哇發展貨櫃國際港口,以支持當地的製造業發展。
2021年 新加坡表現比想像中好
新加坡2021年全年經濟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經濟在2021年實現增長7.6%,創下了最近數十年來的增速新高,經濟十分活躍。

(圖源:Allen & overy)
有人這樣終結了2021年疫情中新加坡的「戰績」 2021年新加坡交易所全年證券交易額3288億新元,同比增長12%;
2021年新加坡外匯期貨交易額1.5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從2019年獲得的全球第三大外匯市場的地位已不可撼動;
2021年新加坡金融服務業就業人員大幅增長,全行業創造了近一萬名新增崗位;
2021年新加坡整體失業率2.7%(一般低於4%就相當於沒有失業);
因為經濟復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急需新鮮人力補充,2021年底其全國在招崗位與失業人數的比值為2.11:1 (網友總結)
一轉眼新冠疫情快3年了,如同歷史上每一次危機,新加坡又一次驚險渡過,還有點經濟彎道超車的勢頭。
這些年, 別人罵「彈丸小國」,他在搞錢;
別人罵「牆頭草」,他在搞錢;
別人罵「仰臥起坐」,他還在搞錢。

別的不說,在「搞錢」方面不得不服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