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可持續食品平台同德國農業食品公司Cremer合資在本地設立的蛋白質產品外包工廠正式開幕。
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可持續食品平台同德國農業食品公司Cremer合資在本地設立的蛋白質產品外包工廠正式開幕。
新工廠由雙方合資成立的Cremer Sustainable Foods擁有,是亞洲為數極少的蛋白質替代品代工廠商,每年可生產多達1300公噸的植物蛋白質。這相等於430萬塊雞胸,相信將有助於滿足亞洲可持續食品市場上漲的需求。
這座占地1萬1000平方英尺的廠房也是本地規模最大的、採用高水分擠壓方式製造植物蛋白質的外包工廠之一。
由於亞洲消費者對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食品需求日益增加,新的合資企業將處於有利的地位,在亞洲生產以亞洲市場為目標的植物蛋白質。
金黃色的爆米花雞塊,看起來爽脆可口,但它們不是真正的雞肉,而是由這家位於大士的工廠,採用高濕擠壓技術生產的植物蛋白產品,這種技術能讓食品的纖維和口感更接近肉類。
亞洲可持續食品平台執行長伯倫說:「這種產品針對的是彈性素食者。我們相信產品口感越接近原始的蛋白質,消費者接受的程度就越高。」
隨著全球植物性肉替品需求上漲,在我國設立工廠將能縮短供應鏈並減低本地市場的運輸成本,從而提供更低廉的食品定價。
貿工部政務部長劉燕玲說:「我們希望能彙集這個領域的創新者,增強我們的農業食品生態系統,促進整個行業的知識共享,最後,為我們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
當局表示新設施將有助我國實現目標,2030年在本地生產並提供國人30%的營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