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南結合商業空間的首幅私宅地段,將在今年下半年政府售地計劃下推出市場招標,附近濱海灣一帶私宅項目的活躍交易和出租活動或許值得投資者作為參考。

這幅新地段位於濱海花園巷(Marina Gardens Lane),推出後將開啟濱海南區的發展。
地段占地1.23公頃,可建造約795個住宅單位,零售空間面積頂限為750平方米。
市區重建局在2013年公布的發展總藍圖草案中制定濱海南的發展計劃。占地45公頃的濱海南區毗鄰濱海灣花園,由濱海蓄水池和新加坡海峽環繞。它綜合零售、辦公、酒店和住宅用途,可興建逾1萬個住宅單位。

過去一年,濱海灣一帶的私宅轉售活躍,若不包括一個尺價為4311元的大型單位(4489平方英尺),價格介於每平方英尺1424元至3199元。這些項目都是99年地契。
轉售最活躍的項目是濱海盛景豪苑(Marina One Residences,2017竣工,1042個單位)和濱海舫(The Sail @ Marina Bay,2008竣工,1111個單位),分別有101個和56個單位易主。
濱海盛景豪苑的發展商馬新公司(M+S Pte Ltd)是淡馬錫控股和馬來西亞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合資組建的聯營公司,這個項目一直都備受矚目。
至於濱海舫算是這一帶最早發展的城市豪宅,在2004年沙斯疫情結束不久後登場,當時推出的尺價900元左右,這一年來的轉售尺價介於1656元至2758元。
珊頓雲尚(V on Shenton,2017竣工,510個單位)和珊頓一號(One Shenton,99年地契,2011年竣工,341個單位)分別有24個和21個交易。
濱海灣金融中心(MBFC)的兩個私宅項目——濱海灣居(Marina Bay Residences,2010竣工,428個單位)和濱海灣軒(Marina Bay Suites,2014竣工,221個單位),轉售活動較為淡靜,分別只有15個和11個交易。
濱海灣一帶的私宅過去一年來的出租活動極為活躍。如果不把一個月租2500元的單位包括在內,三臥房單位的月租介於5700元至1萬3500元。
簽訂最多租約的是濱海舫,達到731份。租約數量排在濱海舫之後的是濱海盛景豪苑,共簽訂497份租約。
珊頓雲尚和濱海灣居的租約也不少,分別有298份和239份。濱海灣軒雖然簽訂的租約最少,但也有11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