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任最高級別外交官,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到新加坡進行訪問了!
新加坡外交部發表的文告表示,王毅此行的行程將為兩天。
除了日常的兩國雙邊關係討論及工作外,他還將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在新加坡本地曾有「財神爺」之稱的王瑞傑以及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醫生進行會面。 這可都是新加坡的政壇大咖啊......

新加坡是王毅此次訪問東協國家的最後一站。在此之前,王毅已經到訪越南和柬埔寨,並在越南參加了中國-越南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
會議上,王毅針對中國南海問題強調了中國希望與各方管控分歧、擴大合作面的願景。

中國和越南曾在南海發生衝突 外界猜測,王毅這次東南亞之旅,除了要鞏固東協對華關係外,同時也是對美國進來頻頻進入這個區域進行的一場反制。
上個月,美國現任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乘坐美國專機到訪新加坡,並討論了雙方在國防、網絡安全、數字貿易、氣候變化及新冠疫情大流行上的合作可能。

圖源: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
美國現任防長奧斯汀,也早於哈里斯走訪新加坡,並在新加坡與美國之間的防務合作上重申了他的立場。
在新加坡浮爾頓論壇上,奧斯汀還頻頻提到令中國十分敏感的言論,言辭之大膽和直白甚至讓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在其官網上po文駁斥奧斯汀的言論。

作為美國國家級領導人,哈里斯和奧斯汀的新加坡之行似乎充滿了對中國的挑釁意味。明面上美國是與東協各國包括新加坡加深合作,實際上或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不論是早前的G7峰會,還是美國高層的東南亞之行都可能想拾回歐巴馬時期的「重返亞太「策略,從特朗普時期以美國作為橋頭堡身先士卒的行動中抽身,意圖通過拉攏東南亞從多方面「圍堵」中國。
因此,作為中國外交部長的王毅有必要頂著疫情的風險來東南亞進行戰略制衡。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局勢深切影響著中國的利益。
中國與新加坡互惠互利 實際上,今年的3月底,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醫生就曾應王毅的邀請到中國展開訪問。

圖源:新加坡外交部
當時,維文醫生和王毅正在探討恢復雙邊旅遊的可能性。當時諸如疫苗認證等消息在新加坡網絡上傳了好久,讓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中國人大受振奮,認為恢復雙邊邊境開放指日可待,可以早日回家探親辦事。
可惜一切都隨著德爾塔病毒的肆虐及新一輪疫情爆發而成了泡影,但在經濟層面上,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依舊在進行中。
維文曾表示新加坡可以作為中國企業進軍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基地,並同時將世界各地的投資引入中國,成為中國新發展下的一個資本中轉地及樞紐。

而作為東協成員國,新加坡也可以為中國與東協之間的關係提供助力,在保持雙邊經貿自由的同時可以更加包容。
2020年底,新加坡與中國達成了一份「後疫情時代加強合作「的聯合文件,象徵著兩國的關係不僅是單純的經貿往來,還包含了各項合作。
在中國和新加坡建交剛剛邁過30年的當下,兩國關係還有無限發展的潛能。除了制衡美國外,這也是王毅為什麼要來新加坡走訪的根本原因。
新加坡正在主推全國疫苗施打率,而在第一批購買的科興疫苗供不應求後,下一波訂購的疫苗將在9月20日運抵新加坡。這是兩國關係良好的一個證明。

誠然,作為一個小國,在中美關係上新加坡會像幾年前一樣不會選邊站,保持自己的獨立立場:
和雙方都保持良好關係,一切為新加坡的利益服務。依託自己的優良地理位置遊走在中美之間獨善其身,獲得足夠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