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已經與冠狀病毒搏鬥將近兩年,新加坡在8月底又遭遇抗疫至今最大規模的一波疫情,防疫措施再度收緊,醫療系統承受著巨壓。
前線人員努力減輕人們因冠病引發的身體與心理負擔,很多時候卻忽略了心中的疲憊,或者無法找到適當方式解壓,最終出現職業過勞(burnout),也就是時下常聽到的「冠病疲勞」(COVID-fatigue)。
據衛生部9月15日發表的冠病心理健康工作小組調查報告,截至今年5月底,自去年4月推出的全國關懷熱線已處理超過4萬5000通求助電話。最常出現的擔憂包括涉及精神支持要求、精神健康問題,以及家庭與婚姻事件。
配合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zaobao.sg走訪抗疫至今一直在前線盡忠職守的國家傳染病中心顧問醫生賈博縈醫生、心理衛生學院老年精神科專科顧問陳忠強醫生和衛生部疫苗接種中心運作工作小組運營規劃員蘇俊鳴,了解他們長時間奮鬥在抗疫前線,承受著怎樣的壓力,以及他們如何為自己尋找排解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