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登上歌劇舞台、16歲考入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看現定居新加坡的前中國國家大劇院歌劇導演湯新新的歌劇人生

2021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歌劇導演湯新新,2009年加入中國國家大劇院,由此開始歌劇導演生涯。現在定居新加坡的湯新新不擔心歌劇會消亡,她說,歌劇是一桌滿漢全席。「快餐吃多了,也會想吃點好的。」她認為「人類內心深處,對於偉大的藝術還是充滿嚮往,這是一種本能。」

湯新新執導的《圖蘭朵》,2019年在中國蘭州大劇院上演》(受訪者提供)

歌劇導演最重要的素質是捕捉音樂內涵的敏感度,把這種音樂性轉化成舞台氛圍並傳遞給觀眾。(受訪者提供)

公主與王子的愛情是童話作品中經久不衰的主題,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編織美麗的夢。然而,你可曾聽說過這樣一個血腥的愛情故事:

中國元朝公主圖蘭朵為報祖先暗夜被擄走之仇,下令如果有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便召為駙馬;如果猜錯,便處死。三年來,許多運氣不好的人因此喪生。流亡北京的韃靼王子卡拉夫為公主的美貌傾心,以智慧和勇氣猜出三個謎語,然而圖蘭朵卻不認帳。卡拉夫這時向她提出一個謎語:如果天亮前你可以猜出我的名字,就可以處死我……

歌劇《圖蘭朵》是義大利最後一位古典歌劇大師普契尼的巔峰之作。在貌似荒誕血腥的情節下,中國歌劇導演湯新新捕捉了細膩的情感刻畫。她說:「王子向公主立下賭注那一刻,充滿英雄主義氣概。『你猜出謎語,我就去死』,語氣像極情侶間的賭氣調情,展現愛情博弈中天平兩端的較量。」

普契尼不僅懂音樂,更深諳人性。他以極度浪漫的手法,把人間複雜的情感糅進歌劇,通過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等綜合藝術講故事。因此,歌劇也被譽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

如果說一場歌劇的呈獻,是由指揮以音樂為故事注入靈魂,那麼導演則是這個故事背景世界的設計師。

深刻在童年記憶的旋律

湯新新出生於北京,父親是中央歌劇院的雙簧管首席。三歲時,還在牙牙學語的她登上歌劇舞台,扮演普契尼的另一部作品《蝴蝶夫人》中女主角的孩子。因此,她從小就可以把《蝴蝶夫人》的旋律從頭唱到尾,連過門都不落下。

真正熱愛上歌劇,是八歲時因為出水痘在家隔離,父親留給她一盒《圖蘭朵》的錄像帶。雖然當時還聽不懂義大利語,那樣熱鬧的場面和動聽的音樂卻讓她著迷,每天都要聽兩遍才過癮。直到她後來自己執導《圖蘭朵》,兒時的記憶一直都在不斷地沉澱,劇中的角色和人物的心理也越來越清晰。

湯新新16歲時考入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主修雙簧管演奏。「不過,上學的時候音樂會沒怎麼去聽,歌劇院的演出倒是一場都沒落下。」她回憶:「漢堡歌劇院離學校不遠,當時歌劇院合唱團里有個中國阿姨,常會給我彩排的票,真是幸福時光。」

2008年是普契尼誕辰150周年,她剛獲得雙簧管演奏碩士回國。那年她撰寫了一篇萬字長文,梳理普契尼的整個藝術生涯,包括每一部作品的分析與個人詮釋,刊登在《愛樂》雜誌。

當時正值中國國家大劇院剛剛啟用,籌備首場獨立製作之際。憑藉這篇文章,湯新新找到著名戲劇導演陳薪伊,做她的助理導演,參與國家大劇院的開幕之作《圖蘭朵》。

2009年底,湯新新正式加入國家大劇院,由此開始歌劇導演生涯。

異於常人的音樂敏感

湯新新認為,一名歌劇導演最重要的素質,是對音樂的敏感和營造氛圍的能力。「作曲家留給我們的素材,只是一本樂譜和音符下面的歌詞。如何把平面上的字符轉化成立體的空間,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扣的表演和打動人心的情感,非常考驗導演功力。最重要的能力,是對音樂的敏感度,從音樂語彙中挖掘人物之間的關係和心理。」

她舉例莫扎特的經典歌劇《魔笛》說:「男主Tamino第一次看到女主Pamina的畫像時一見鍾情,一連唱了三句『我將永遠擁有她』。這時莫扎特的音樂起伏越來越激烈,和聲功能的使用不斷拓展,音樂與歌詞的搭配,加深文字所能表達的深度。捕捉並營造這種氣氛,是我的終極職責。」

湯新新堅持,一定要見到演員才能對歌劇有完整的構思。「當我前期構思陷入瓶頸時,看到演員的那刻,往往會得到靈感。我會根據每個演員獨有的聲音和氣質,把設想慢慢融合進去,按照演員來設計動作,告訴他這裡音樂為什麼要這樣寫。」

此外,服裝、舞美、燈光都是導演可以運用的手段,把抽象的氣氛具像化到每一個細節。不過湯新新指出,音樂是瞬間的藝術,歌劇是遠距離的藝術。「舞台藝術不像影視劇,鏡頭可以拉近特寫,挑個眉毛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演得不好可以NG重拍。觀眾坐在歌劇院裡,也許看不到舞台上的細節,感受到的只是一種氛圍。前前後後幾個月的構思設計和排練,往往只是為了那一秒鐘感動的瞬間。」

原定去年由湯新新執導新加坡歌劇團(Singapore Lyric Opera)的《魔笛》因疫情取消,本地的樂迷恐怕還要再耐心等待多時。

與新加坡結緣

因為先生是本地人,湯新新2015年離開國家大劇院定居新加坡,把重心轉移到家庭。相夫教子之餘,她還是偶爾收到邀約。2017年和2019年,她應中國大蘭州歌劇院之邀,先後獨立執導《茶花女》和《圖蘭朵》,也在捷克導演一場現代歌劇。

2019年湯新新首次在本地執導的歌劇《騙婚記》。(受訪者提供)

2019年,湯新新在濱海藝術中心觀看歌劇《卡門》,驚喜地發現指揮陳康明是她在國家大劇院時多年的同事,便去後台打招呼。之前陳康明曾在國家大劇院擔任著名指揮陳佐湟的助手,現在是新加坡交響樂團副指揮,也是新加坡歌劇團的常任指揮。

陳康明也很驚訝得知她定居本地,當時他正和本地歌劇團體藝術坊(The Arts Place)籌備一部義大利歌劇《騙婚記》(Don Pasquale)的製作,正在物色導演人選。

沒過多久,湯新新接到藝術坊藝術總監吳翰衛的電話。兩人一拍即合,只花三天時間就敲定舞台設計,排練八天後在維多利亞音樂廳首演。

湯新新說:「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時間就是生命,就是金錢。歌劇的製作成本不菲,場租、演員的排練費都不低。」她特別稱讚主演女高音丁湘庭:「湘庭是天才的演員和歌手,她有極高的悟性和可塑性,我們的合作非常順利有默契。」

準備時間雖短,演出卻大獲成功,不僅獲得楊秀桃音樂學院資深講師Marc Rochester刊登在《海峽時報》的高度評價,也被該報評為年度最佳演出。

新加坡帶給湯新新的驚喜不僅如此。今年是中國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去年校方約她主創並執導一部以陳嘉庚為題材的歌劇。當時校方並不知道她人在新加坡,一開始她也不知道陳嘉庚與本地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翻閱陳嘉庚的歷史資料時,她發現原來很多歷史人物的名字都是本地地鐵站名的來源,不禁感到親切。

湯新新參與主創的歌劇《陳嘉庚》音樂會版在廈門大學首演。(取自廈門大學網站)

她曾有段時間在廣州天天聽粵劇,認為粵劇的用詞非常美。於是委約青年粵劇編劇余楚杏創作劇本,兩人輪番打磨劇本,前前後後近一整年終於定稿。音樂則是由著名作曲家黃安倫操刀,一氣呵成,非常大氣、動聽。

遺憾的是,受疫情限制湯新新未能親赴廈門觀看《陳嘉庚》在校慶晚會上的演出。不過,她更期待這部作品的劇場版,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把這部作品搬到本地舞台。

「不近女色」的《唐璜》

相較於之前在國家大劇院的導演經歷,湯新新認為在本地的工作體驗更加自由,演員、指揮、導演各司其職,也不用過多操心行政上的瑣事。不過當下疫情造成的諸多限制卻也著實讓她頭疼。

今年3月演出的《唐璜》雖謹守社交安全距離,導演還是讓男女主角「親密接觸」。(受訪者提供)

今年3月,湯新新首次執導新加坡歌劇團,製作莫扎特的歌劇《唐璜》。

唐璜是西班牙文學中如西門慶般家喻戶曉的花花公子,然而在防疫措施的安全距離下,這個人物在舞台上倒顯得有些「不近女色」——因為台上演員時刻要保持至少兩米距離。

她說:「作為導演我本應坐在台下把握全場的氣氛和節奏,這次我幾乎時時刻刻都要帶把尺子測量安全距離。不過雖然視覺效果大打折扣,音樂內在的情感還是具備。」

她表示,面對疫情的常態化,這樣的實踐探索是有意義的。生活無論如何都要繼續,歌劇人要砥礪前行,藝術也不能從生活中缺席。

今年8月,她將再度執導新加坡歌劇團,同場呈獻莫扎特的《劇院經理》和薩列里的《音樂至上》兩部作品。

她說:「這兩部是歌劇歷史上非常早期的作品,因為長度和樂隊編制都符合當下的標準所以選擇做這兩部。雖然故事情節較為平淡,但也可以說是很難得的機會,讓觀眾一窺早期歌劇音樂的風貌。」

導演透露,她會在人物對白上增加趣味性,而且在兩部作品的概念設計上做一些對比,比如其中一部會使用現代化手法。

歌劇與現代人的距離

從上世紀末開始,越來越多的歌劇院嘗試用現代化的手法詮釋傳統歌劇,比如大膽使用現代的布景、服飾和舞蹈,或是拍成電影。

湯新新認為這種趨勢很好,「引用先進舞美燈光等,可以為歌劇注入新生命力,相信歌劇有這樣的適應力。最重要的是,抓住作品的情感內涵和保留音樂的純正性。每一部劇都是一個世界,擁有獨一無二的氣質,不能改到失去作曲家原本的意圖。」

不過湯新新認為,現代人對歌劇還是有距離感。這種距離主要在於,歌劇已經很難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成為主流的文化活動。

在德國留學時,她開始痴迷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的作品。她最喜歡的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全長近16個小時,有一次她連聽了四天才聽完,十分激動。

她說:「華格納寫的是神劇,以神話史詩為腳本,世界觀極其宏大。那麼長的作品中一定會有無聊的部分,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聽到劇情轉折所迸發出的人物情感,你會感到無比滿足和感動。音樂還是要慢慢琢磨才能品出滋味。」

如果說現今的文娛產品越來越快餐化,那麼歌劇就是一桌滿漢全席。「快餐吃多了,也會想吃點好的。當然滿漢全席也不能每天都吃。」

湯新新並不擔心歌劇會消亡,她說:「人類內心深處,對於偉大的藝術還是充滿嚮往,這是一種本能。」

文:張鶴楊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