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海港和中央商業區的夜景。(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世界上有兩個新加坡。
一個是位處赤道、紅螞蟻所在的島國,另一個則是南非林波波省(Limpopo)的鄉村。
這兩個新加坡在許多方面都有差別,但至少不對立。
兩個對立的新加坡,卻是新加坡國會經過三天的財政預算案辯論之後,較引人注目的主題之一。
國會反對黨領袖、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在財政預算案辯論的第一天,勾勒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新加坡:
「第一個新加坡作為一個經濟體,是世界樞紐之一,高薪職位和機遇俯拾皆是。
這個新加坡充分展現了新加坡的潛力和魅力,以及我們如何繼續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這個新加坡不停地努力,以走在世界發展的尖端。」
第二個新加坡,可就沒有那麼風光亮麗了:
「第二個新加坡是大部分新加坡人居住的地方,卻在房價高企的壓力下,充斥著社會流動性放緩的看法。
對擁有政府組屋的人們來說,目前,要把住宅提升到公寓或有地住宅,已經不像幾十年前一樣那麼切實。買車更是多數人遙不可及的奢侈,這和許多其他國家不一樣。」

新加坡一些私宅和政府組屋相毗鄰。(海峽時報)
畢丹星描述的其實是分化成兩個階級的新加坡,藉此呼籲政府把資源再分配放在政策制定的核心,消除不平等和扶持處在底層的人民。
他也補充道: 「新加坡的社會契約必須是全民一心,大家齊頭並進,一起應對不可預測和可能出現混亂的未來。我們必須提防社會出現分裂,不讓富裕和高收入者,與其他新加坡人對立。」

黃循財(左)與畢丹星。(紅螞蟻製圖)
畢丹星口中的「齊頭並進」,指的是像賀年歌曲《恭喜發財》的歌詞那樣,「發了財,大家忙又忙,買了汽車又買洋房,家家都好風光」嗎?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或許就是這麼認為,才會在2月24日總結預算案辯論的時候,針對畢丹星「兩個新加坡」的論述發言。
他指出,畢丹星提醒政府,不能讓新加坡一分為二,這也是政府一貫的目標。但他對如何衡量社會流動性卻有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畢丹星)形容『兩個新加坡』的方式有點奇特。
他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無法提升住宅,住進公寓或有地住宅,或者擁有一輛車,就算是屬於『第二個新加坡』。
但社會流動性是否存在,不能以人們有沒有能力擁有有地房產或買車來衡量。我們不該鼓吹以這麼狹隘的方式去定義成功。
大家都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熱忱。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正面肯定每個人,讓他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機會力爭上遊。我們也將以這個方式更新和加強我們的社會契約。」

在濱海堤壩放風箏的一家人。(海峽時報)
黃循財也強調,財政預算案反映新加坡人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如何不懈努力,打造更公平、包容和公正的社會,跟贏家與輸家無關,更不是讓富有階層和社會其他群體對立。
畢丹星和黃循財在交鋒之際,其實也勾勒出兩套衡量社會流動性的方式,以及兩種社會契約。
就不知道蟻粉覺得哪一個更對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