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玉鳳(右)與兒子朱峻緯(左)出席圖管局的義工答謝活動,她認為在圖書館當義工讓兒子更自信,也為他提供了回饋社會的機會。(取自早報網)
對育有自閉兒的戴玉鳳而言,在圖書館當義工不僅豐富了她的生活,還能幫助兒子掌握生活技能。
《聯合早報》報道,戴玉鳳(56歲,家庭主婦)2009年帶兒子朱峻緯(26歲,商店助理)參加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的兒童啟蒙閱讀計劃(kidsREAD)後,加入圖館局的義工團隊,義務為特需孩童講故事。
她在2017年參加了「樂讀智新」項目,教導年長者數碼知識。朱峻緯也在同年成為義工,母子倆每周都到勿洛公共圖書館幫忙,兒子也學會為孩童講故事。
戴玉鳳說:「兒子成為義工後,更有自信,也樂意幫助有需要的人。重要的是,當義工讓他意識到他有能力幫助別人、為社會做出貢獻,不再只是需要幫忙的一方。」
如今,義工活動已是戴玉鳳生活的一部分,她也更開心。「照顧自閉兒並不容易,我有時想到兒子的未來就會很擔心,但我當義工認識的一名年長者每次都開導我,給我帶來正能量,讓我很感動。」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主席李紹賢日前在義工答謝活動上致辭時說,從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近2000名活躍義工到公共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和舊福特車廠,為訪客提供服務。
這些義工參與了線上講故事活動、「記錄新加坡冠狀病毒19疫情」項目,以及負責管理圖書館的運作等。
李紹賢說,圖管局將增加志願服務機會,計劃到了2026年,讓活躍義工人數增加2倍至6500人。
義工:天天「閱人無數」像在修讀社會學
張亞雄(71歲,退休者)自2006年在圖書館當義工以來,已完成1萬8963小時的義工活動。
她說:「我對漢學和人文感興趣,圖書館對我而言像是一所大學,當義工讓我感覺像在修讀社會學。我每天都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還要懂得應付他們的需求,這對我是一種磨練,讓我學習更好地管理情緒。」
國家圖書館合作交流部處長蘇琳麗透露,即將開放的榜鵝區域圖書館會有一系列的志願服務機會,如義工有機會製作輔助教材,以滿足特需者的學習需求,他們也能接受培訓,學習與圖書館的殘障訪客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