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亞弟19歲入行,一做就是60年,圖為他生前挖墳時的照片。(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18日訊)靠著雙手和鋤頭撐起一個家,挖墳撿骨超過一甲子,獅城最老撿骨師(拾金師傅)與世長辭!老撿骨師生前掘墳逾萬個,臨終前卻說不想麻煩後人,交代要海葬。
去世的撿骨師是享年85歲的蔡亞弟。他在星期二(13日)凌晨4時33分,在療養院安詳過世。
他的二兒子蔡和安(53歲,小販)受訪時說,父親19歲入行,一做60年,靠一雙手、一把鋤頭和汗水,把五個兒女拉拔長大。
蔡和安告訴記者,挖墳的工作很辛苦,外人很難想像,他20歲時曾跟了父親近一年,所以最能體會個中辛苦。
他說,挖墳撿骨是一份苦差事,工作時間不定時,墳場蚊子又多,挖一個墳墓最少得花兩個小時。
「掘墓講究時辰,多數選在半夜開工,過程很耗體力,看爸爸每天汗流浹背,非常不容易。爸爸知道很辛苦,所以不鼓勵我做這行。」
四女蔡嬍諭(49歲,行政人員)受訪時說,父親兩次輕微中風,康復後仍繼續掘墓工作,一直到8年前,也就是77歲才正式退休。「爸爸退休不久後跌倒,行動不便,醫生建議讓他住進療養院,由專業護士照顧。」
她說,父親這輩子挖墳無數,知道過程繁瑣「手尾」多,原本一直表示死後要土葬的他,兩三年前突然改口說要海葬,就是因為他不想麻煩子孫。
對於蔡亞弟的要求,孩子表示理解,但大家商量之後,決定暫時先把父親的骨灰,跟他的三兒子安置在一起。
蔡嬍諭說:「我的三哥多年前因意外過世,我們打算把父親的骨灰留著,幾年後再另做打算。」
熟悉骨骼結構 專科醫生也驚嘆
不是醫生也不識字,老撿骨師無師自通,對人體骨骼結構如數家珍,熟悉的程度連專科醫生也驚嘆。
蔡亞弟10多年前曾接受媒體訪問,分享挖墳經歷。他當時說,超過半世紀的撿骨師生涯,讓他對人體骨骼結構非常熟悉,身體哪個部位的骨有多長多粗,他都如數家珍。
一回開棺撿骨後,他就按照客戶要求,在把屍骨運到中國廈門去之前,先在骸骨上綁紅布,並在紅布上註明每一塊骨骼的正確部位名稱,方便中國的親人把骨頭重新組織起來。
每次看醫生,談起人體骨骼結構時,醫生對於他對骨骼結構的認識程度也感到驚訝。
遇鬼不下20次 最難忘『長發女鬼』
信不信由你,老撿骨師聲稱一生遇鬼不下20次,與長發女鬼「不期而遇」最難忘;也曾碰過整副棺木移位流失,宣告「失蹤」的離奇事件。
蔡亞弟往來新加坡各大小墳場,開棺撿骨,多次碰過匪夷所思的靈異事件。
他早年受訪時曾說,自己和同行看到最多的就是抱著小孩的長髮女鬼。他就見過一個抱著小孩的長髮女郎向她點頭微笑打招呼,後來聽身邊的人談起,才知附近根本沒人。
蔡亞弟也遇過棺木離奇「失蹤」事件,他當時花了大半天挖墳,卻驚見墓碑下的棺木竟然不見。後來才發現可能是因為土質鬆軟,導致棺木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