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關於吃味精有害的議論很多。有人說,味精是化工合成產品,吃味精有害,會得各種疾病。
可是看了中央電視台給味精「平反」的視頻,才恍然大悟!
關於味精「有害」的說法總算真相大白了,大家做飯可以放心地放味精了。
但是味精雖好,可不要太貪「鮮」呦!

味精的功效與作用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食慾。
味精的選購
品質好的結晶體味精,呈細長的八面稜柱形晶體,顆粒比較均勻,潔白有光澤,基本透明,無雜質,無其他結晶形態的顆粒。
成人每日上限1.8克
青少年要控制攝取量
歐盟食品安全局在報告中引用發現,根據味精對動物的長期試驗,沒有產生有害作用的最大劑量,是每公斤體重3.2克味精。超過這個劑量就可能給人帶來不良反應,包括頭疼、血壓增高以及胰島素水平增加等。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歐盟食品安全局為味精製定了新的安全攝入量。即每公斤體重30毫克,相當於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上限是1.8克。
專家認為,目前兒童和青少年的味精攝入量明顯偏高,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包括午餐肉、火腿腸、調理牛排等加工肉製品,各種調味品,辣條等重口味零食中都含有味精。
雖然歐盟的新觀點對味精的安全攝入量提出了要求,但這不能代表此前關於味精能導致中餐綜合徵、哮喘、蕁麻疹、致癌等說法是可靠的。恰恰相反,這些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像控鹽一樣控味精
飲食以清淡為宜
與食鹽一樣,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中含有鈉元素,而過量攝入鈉則會導致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要像控制食鹽攝入量一樣控制味精。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6克。但是實際攝入量普遍達到10克左右。如果再加上味精中的鈉,就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