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周,新加坡的天氣就像被 「蒸籠」 籠罩,悶熱又潮濕,這樣的環境,對伊蚊來說,簡直是 「天堂」。隨著伊蚊數量的瘋狂增長,骨痛熱也捲土重來了!
01 骨痛熱疫情速報: 捲土重來,12 個高風險區
據新加坡環境局最新數據,2025 年前 16 周累計骨痛熱病例已達 1495 起,僅4 月 24 日當周就新增 93 例!後港、宏茂橋、兀蘭等地成為 「重災區」,伊蚊活躍區高達 12 個。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新加坡流行的 4 種骨痛熱病毒血清型中,自 2023 年 9 月以來,骨痛熱病毒 2 型(DENV - 2)一直占據主流。但新加坡居民對這 4 種病毒普遍免疫力偏低,如果預防措施不到位,骨痛熱病例極有可能大幅增加。
大家可別小瞧了骨痛熱,它可不是普通的小毛病。新加坡專家指出,約 5% 的骨痛熱症患者病情會惡化,進而導致腎臟、肝臟等多個器官受損,發展成重症。若治療不及時,一些患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感染骨痛熱後的症狀,簡直是 「折磨套餐」,堪比新冠+登革熱:
突發高燒,體溫直逼 40°C 以上
劇烈頭痛,眼眶後疼痛
肌肉和關節酸痛,噁心嘔吐
皮疹、鼻血或牙齦出血
有網友分享自己得骨痛熱症的痛苦經歷,一開始只是不舒服、想嘔吐,本以為是食物中毒,結果症狀愈發嚴重,發起高燒,吃了退燒藥也不管用,最後到急診部驗血才確診。
感染骨痛熱後,患者通常會經歷突發性高熱,還會出現各種複雜且不明確的症狀,真的是苦不堪言。
真實案例就發生在身邊:一位 66 歲老人,走著走著突然昏倒在街頭,路人緊急送醫,最後發現是骨痛熱導致的,好在送醫及時,才脫離危險。

02 新加坡應對: 全民滅蚊 + 科學防護
面對骨痛熱,新加坡開啟 「全民滅蚊大戰」,還拿出了不少科學防護的好辦法。
「絕育雄蚊」 計劃
簡直是蚊蟲界的 「計劃生育」。新加坡環境局通過放飛絕育雄蚊,實施「美男計」。雌性伊蚊與它們交配後,產下的卵根本無法孵化,這一操作,可以大大減少居民感染骨痛熱症的可能性。

誘捕雌蚊:
新加坡各地部署了眾多重力誘捕器,專門監測誘捕伊蚊。它可以吸引和誘捕正在尋找產卵地點的雌性伊蚊,捕獲它們並從源頭上阻斷卵孵化。

居民行動指南
清理家中積水(2毛錢硬幣大小的積水即可滋生蚊蟲)
安裝紗窗、蚊帳,使用驅蚊燈
避開黎明黃昏外出,穿長袖衣物

03 骨熱痛治療費高昂? 你的意外險能覆蓋!
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看病,費用可不低,要是不幸得了骨痛熱,治療費用更是讓人頭疼。
不過別擔心,新加坡 的大多數意外險是可以覆蓋骨痛熱索賠的,因為在新加坡,像骨痛熱這種因蚊蟲叮咬造成的疾病可以視為意外情況,保險公司能幫你扛下經濟重擔。
公立中小學校團體:
骨痛熱引發的門診醫療費用,屬於保障範圍內。若不幸感染骨痛熱,父母 / 監護人先墊付醫療費用後,可向相應保險公司提交索賠進行報銷。
國際學校、 私立大學保險:
門診報銷:意外受傷(如骨熱痛併發症)引發的門診醫療費用屬於保障範圍,最高2000新元/次 住院津貼:如需要住院,可以提供每日50新元,最長50天(根據不同保險條款有所差異)
企業團體意外險: 覆蓋突發疾病住院費用(包括蚊媒疾病引發器官衰竭)。
理賠關鍵點:
1. 保留診斷報告、費用收據
2. 需醫生註明「意外感染」(如蚊蟲叮咬導致)
3. 儘早報案,線上提交更高效
04 專家提醒:預防>治療!
專家再三強調,預防骨痛熱,遠比治療重要!像孕婦、老人、慢性病患者這些高危人群,更要格外小心。要是出現持續高燒超 3 天、意識模糊、牙齦出血等情況,這是身體發出的 「緊急求救信號」,得趕緊就醫。
新加坡環境局官網實時更新蚊媒熱點區,新加坡本地朋友可以上去查看。
骨熱熱疫情來勢洶洶,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諸多威脅。但別慌!科學防蚊 + 一份覆蓋全面的意外險,雙重保障讓健康不 「中招」。
趕緊轉發提醒身邊人,及時清理積水,配置一份合適的意外險,守護家人安全,防患於未然!

參考:
某些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