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手機、家電甚至汽車都能「訂閱」享用了 人們以後還會買東西嗎? 給你好看

2024年07月13日   •   1197次閱讀

說到訂閱,首先在你腦海中浮現的是哪些東西呢?

是傳統的報刊書籍?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還是健身房會員?

事實上,除了上述這些服務,

如今連科技產品、家庭電器、家具,甚至是車子這類「有形」物品也都能訂閱。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何謂訂閱。

訂閱指的是,顧客定期付出指定費用,以獲取商品及服務。

這裡有個重點,即訂閱制下,訂閱者通常只有使用權,而無商品的擁有權。也因為這樣,訂閱商品的費用會比一次性購買來得便宜許多。

你可以將之想像成是在「租借」某個商品或服務。

萬事皆可訂閱

據瑞銀集團估計,訂閱經濟的規模最晚會在2025年擴大至1.5兆美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訂閱經濟規模愈來愈大,凸顯出消費者的思維開始改變,追求的不再是「擁有權」,而是有「使用權」就好。

這與過去人們熟悉的消費模式已然有所區別。

以往人們欲使用某些東西,尤其是家電、車子這類有形資產,幾乎都得花錢買下來。

但如今,想要使用某些物品,直接購買下來已非唯一選項。隨著訂閱制興起,人們在沒有實際擁有物品的情況下,每月付出較少的費用也可使用相關物品。

舉例來說,新加坡已有商家提供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訂閱服務。顧客可以用每個月79新元的代價,訂閱使用一台嶄新的蘋果iPhone 15 Pro Max手機。

冰箱、洗衣機、吸塵器這類過去人們傳統認知要付錢購買的家電,如今也能以每月訂閱方式取得。

在一些國家,甚至連刮鬍刀和化妝品也能以訂閱方式取得,幾乎到了萬事皆可訂閱,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辦不到的境界。

「大」如洗衣機的電器也能訂閱使用。(網際網路)訂閱制的最大優勢——省省省!

但訂閱究竟有何魅力,竟能改變人類長久以來的消費習慣?

追根究底,當然離不開個「錢」字。

若是購買商品,消費者必須先「預付」一大筆錢將之買下,才能有後續的使用權。

相較之下,訂閱制的「入坑」門檻較低,消費者每個月只要支付相對較低的訂閱費,就能獲得商品的使用權。

這意味著,一些人們原本無力負擔的商品,如今可用相對低廉的費用取得。

例如,一台蘋果iPhone 15 Pro Max的售價為2000多新元。覺得售價太貴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以每月不到80新元訂閱同一款手機,並在訂閱到期後把手機歸還,財務壓力比直接購買輕鬆不少。

只訂閱不購買也能節省維護成本。

若購買冰箱、洗衣機這類家電,使用一段時期後難免耗損,可能需要花錢維修。

如果換成訂閱制,相關維修費用通常由商家承擔,訂閱者也可在訂閱一定時間後,更換其他更新型的家電,不必擔心機器老舊,導致故障風險提高。

咖啡機也是可以訂閱的諸多品項之一。(網際網路)

另一方面,訂閱還允許消費者擁有更多「見異思遷」的自由。

若付錢買了一件物品,由於費用較高,用得越久才越划算,感覺像是一種「長期承諾」。

相較之下,如果只是訂閱,則可說散就散。用了不喜歡?想換成更新更好的配備?敢敢換就是了!

用影音產品打個比方,以往你買的是DVD或唱片專輯,買了就是買了,電影好不好看,歌曲好不好聽,錢都已經砸了,你只能概括承受。

反之,如果訂閱Netflix或Spotify,反正都已支付了可無限觀看的訂閱費,大可隨心所欲在平台上海量的資料庫找尋下一部戲、下一首歌,無須斤斤計較擔心浪費錢。

對環境永續的幫助,也是訂閱制的優勢。

訂閱制能讓使用者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花錢訂閱商品,這可避免購買物品後,因鮮少使用或直接丟棄而造成的浪費。

Netflix是為人津津樂道的訂閱製成功範例。(路透社)「入坑」門檻低容易吸引年輕世代

無論如何,雖說訂閱制愈來愈普及,但世代之間對訂閱制的接受程度仍有不小差異。

年輕的Z世代(12歲至27歲)被認為是訂閱經濟的重要驅動力。

根據知名訂閱管理軟體公司Recurly的研究,只要是允許個人化和具靈活性的訂閱模式,就有可能獲得Z世代青睞,並迅速下訂。

反之,光譜的另一極端是經濟實力雄厚的嬰兒潮世代(60歲至78歲)。他們相對排斥訂閱制度,他們往往希望能透過實際擁有資產獲得安全感。

訂閱制的雛形,最早可追朔到19世紀報章雜誌向讀者群發售的模式,當時一些家庭訂購每日定時送上門的新鮮牛奶,亦屬於一種訂閱形式。

因此,嚴格來說,如今的訂閱制度並非全新概念,只是其適用範圍逐漸擴散到了人們過去無法想像的商品及服務。

只要商家在訂閱制下仍可維持盈利,並確保人們訂閱商品的費用和購買商品相比,仍具競爭力,那消費的重心逐漸從購買轉為訂閱,似乎也不無可能。

畢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對不少人而言應是極具吸引力的。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