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出席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10周年慶嘉年華。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國會英文資料翻譯整理:
國家青年理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我的內閣和國會同事們,青年團領導和志願者們
女士們、先生們
早上好,很高興能來到這裡參加青年志願團隊十周年紀念活動。
成就
這對青年志願團隊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當然,對我個人而言,它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因為10年前我在文化、社區及青年部(Ministry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Youth,簡稱MCCY)時,我們成立了青年志願團隊。
當時我們的目標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並幫助塑造我們未來想要的新加坡。
我相信,我們的青年人有著理想主義、活力和激情,能夠讓新加坡,甚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只要給予機會,你們所有年輕人都會挺身而出。
當初提出成立青年團的想法時,我不確定會得到怎樣的回應。我也不確定會有多少人前來響應,或者這種影響力是否能夠持續下去。
因此,在很多方面,成立青年團當時是對未知領域的一次信仰飛躍。
我們最初的青年志願團隊是由90名志願者組成的。
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團體。但我們認為,無論人數多少,開始得好才是最重要。確保每個參與者都有良好的經驗,隨著時間推移,青年人中會有積極的反饋,口碑傳播開來,我們可以有機地發展和壯大。
我很高興看到,在過去的10年里,這確實發生了。
從最初的90名志願者,至今我們已經擁有超過30,000名青年團志願者了。
你們參與了廣泛的志願活動,涵蓋從心理健康到關懷老人、環保以及幫助特殊需求群體等各個領域。
在國家需要的支援時候,你們挺身而出。例如,在新加坡疫情期間,許多像你們這樣的青年團志願者:
為弱勢群體分發食物。
為露宿者翻新庇護所,為我們的醫護工作者和移民工人打包關愛包。
甚至還與孤獨的長者結為朋友,幫助他們不被遺忘,特別是那些在家中孤立的長者。
在過去的十年里,許多人與我們一起走過了青年志願團隊的發展和建設之路。
當然,我和MCCY的領導團隊都非常高興能看到自我任職以來的所有部長們,今天都在這裡。接過我的接力棒分別是傅海燕部長,然後是唐振輝部長。今天我們齊聚一堂來支持你們。我們在國家青年理事會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執行長David和團隊主管KK。他們都是我招募的,並且已經留任了10年。
在座的許多社區合作夥伴,學校領導和工作人員,以及國家青年理事會的工作人員們。我非常感謝你們。
當然,還要感謝青年團的所有志願者,包括今天與我們同在的整個十年里的志願者,包括幾位先鋒隊的成員。
所以,謝謝大家。乾得好!再次祝賀青年志願團隊成立十周年!
青年共同推動新加坡前進
明年我們將慶祝SG60,也就是新加坡獨立60周年。這是我們國家建設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這是慶祝我們成就的時刻,也是尊重過去幾代人的機會,正是他們使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展望未來、思考我們如何建設未來新加坡的機會。
在我們進行「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的過程中,我們聽取了許多年輕人的意見。你們向我們分享了對一個更新的新加坡夢想的期望。
一個以價值觀、團結和目標為基礎的社會。
一個社會,提供各種機會,讓你以不同方式追求自己的抱負和夢想。
我們也希望在新加坡,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最優秀的版本。
我和我的團隊將努力實現這些共同的願景。但我們不能獨自完成這個任務。我們也需要你們的幫助。你們每一個人都將在書寫新加坡故事的下一章中發揮作用。
我知道,許多青年志願團隊的志願者已經在為此努力。比如,我在2014年遇到的Sheila Manokaran。我想今天Sheila也在這裡。她是青年志願團隊志願者先鋒隊的成員之一,就是我剛才提到的那90位志願者之一。
她從青年志願團隊畢業後,為兒童癌症基金會組織了一場捐贈活動,為該基金會籌集了55,000新元。而她並未止步於此;她繼續為其他活動如紫色行動做志願者。
她回饋培養她的社區,如今她與自己的母校ITE合作,為ITE學生開發實習機會。她還是青年志願團隊諮詢委員會的成員。
除了全職工作,她還是River Valley Irregulars的聯合創始人,這是一個為年輕人提供尋找工作、實習機會以及與其他志同道合人士合作的平台。
Sheila,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找到時間做這一切的。但是,乾得好,感謝你的貢獻!
像Sheila這樣的許多青年志願團隊領導和志願者們不僅在青年團項目期間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在畢業後繼續志願活動,繼續對我們的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感謝每一位不辭勞苦,幫助建設更美好新加坡的人。
政府將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貢獻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最近設立了青年委員會,由國家青年理事會協調。這些由青年主導的委員會將討論你們關心的問題,並提出建議,幫助我們在新加坡做得更好。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設立了四個委員會,分別關注以下領域:財務安全、職業和終身學習、數字福祉以及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這些委員會已經開始運作。事實上,他們自去年11月以來就一直如此。他們每月會面,深入了解這些問題,集思廣益,甚至與政府機構討論政策選擇。
其中一些委員會還在自行組織學習之旅。例如,負責數字福祉的青年委員會最近發起了一次訪問谷歌公司,了解該公司在其平台上建立信任和安全性方面所做的工作。
這些青年委員會,共四個,將在下個月的首屆青年政策論壇上展示他們的想法。他們將與我分享這些想法,我期待聽到他們的發言。
青年委員會只是年輕人貢獻的一種方式,我們將為大家提供許多其他機會,讓你們繼續回饋社會,共同塑造我們的未來。
青年志願團隊的下一個目標
現在,儘管政府正在開發更多青年參與的途徑,青年志願團隊本身也應該更新其吸引年輕人的方法。讓我簡要提出青年團可以考慮的三個領域。
首先,讓年輕人更容易邁出志願服務的第一步。
今天,當青年人報名參加青年志願團隊的常規志願服務項目時,至少主要項目,他們通常需要每月至少投入約8小時,連續3個月。
這是一個很大的承諾,青年人面對課業、實習和課外活動等多重任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為志願服務做出如此長期的時間承諾。
因此,青年志願團隊已經開始一些時間承諾較少的小型項目,讓年輕人能夠邁出第一步,體驗志願服務的味道。
因此,我鼓勵青年志願團隊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開發更多的小型志願服務項目,讓年輕人可以參與一些規模不那麼大的活動,他們可以在準備好後考慮更多的參與。
其次,我鼓勵青年志願團隊開發更多青年可以參與志願服務的領域。
你們已經在8個領域開展了志願服務項目——心理健康;環境保護;特殊需要;老年人;社區關懷;客工;青少年;以及兒童和家庭。
這些領域涵蓋了廣泛的範圍。不過,我認為仍然有發展的空間。例如,為了更好地支援老年人——這是你們現有的重點領域之一,青年志願團隊在幫助老年人進行健康篩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良好的老齡化不僅僅涉及身體健康。我們知道許多老年人獨自生活,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參與,他們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或社會孤立的風險。因此,青年志願團隊還可以做更多的工作,比如與這些老年人建立友誼,鼓勵他們走出家門,並幫助他們保持有意義的參與。
這只是一個例子。我相信,還會有許多其他的想法來拓展年輕人積極影響的空間。
第三點,我鼓勵青年志願團隊舉辦更多海外探險活動。
青年志願團隊已經派遣志願者前往東協國家、中國和印度等地進行探險項目。我認為相當多的青年志願者領袖已經有機會參與其中,並且在這趟旅程中獲得了非常棒的經驗。
在疫情之前,我們每年大約會組織探險項目,讓約4,000名青年參與。這些項目在疫情期間暫停了。現在疫情結束了,我們也已經恢復了這些項目,但我們還未能像之前那樣組織這麼多的海外探險。去年,我們只有大約2,000名青年出國,這大約是疫情前的一半水平。
因此,我們需要做得更多,設計更多有吸引力的海外項目,並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以便他們能夠從中受益。
例如,青年志願團隊可以為我們的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讓他們與各個國家的青年志願者合作。這樣,他們可以建立緊密的關係,拓展網絡,並與同齡人建立友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可以在新加坡以外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志願者生態系統。
結論
總之,我們都知道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迅速。
在過去的30年里,我們享受了一個相對和平的地區和相對和平的世界。
不幸的是,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新的競爭與衝突的時代,主要大國之間的對抗加劇,世界局勢也在不斷分裂。
新加坡將不得不應對這些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
但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面對艱難的外部環境。
我們在獨立時以及過去60年中多次經歷過這樣的挑戰。
每一次,我們都團結一心,克服了風雨,並變得更加堅強。
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關鍵在於新加坡人之間強烈的團結和信任感。
青年志願團隊對加強這些共同紐帶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我們的年輕人中間。
你們展示了當我們懷著共同願景和目標團結一致時,能夠實現什麼樣的成就。
你們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提升了社區的福祉。
你們的動力、熱情和服務承諾向我們展示了作為一個堅強團結的民族的意義。
在這個十周年紀念日,我們不僅慶祝你們的成就,也展望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讓我們以堅定的決心和勇氣迎接時代的挑戰,信任我們的同胞。讓我們攜手合作,帶領新加坡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感謝大家,再次祝賀十周年快樂!

以下是英文質詢內容:
Chairman and CEO of the National Youth Council
My Cabinet and Parliamentary Colleagues
Youth Corps leaders and volunte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and it is very good to be here to mark the Youth Corps』 10th anniversary.
Achievement
This is a very significant milestone for the Youth Corps.
Of course, it also has very special meaning for me.
Because I was at MCCY 10 years ago when we started the Youth Corps.
Our aim back then was to provide young people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society and to help shape the Singapore we want for the future.
I believed that our youths would have the idealism, the energy, and the passion to make Singapore, and even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And that all of you young people would step up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do so.
I was not sure what response we would get when we mooted the idea of Youth Corps. I was not sure how many people would step forward, or whether the impact would be susta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