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和「新漂」打工人群體里,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一直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匯率的微小波動,都可能對他們的生活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近日,這一匯率在短短一周內就經歷了大幅變動,從 5.65 暴跌至 5.49+,這一變化讓留學生和打工人的反應截然不同,留學生忙著交學費,而打工人卻如同遭遇晴天霹靂,叫苦不迭。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原因?
未來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又將走向何方?今天,就讓欣冉為大家詳細解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暴跌:一周內跌幅驚人
近期,新幣兌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大跌。僅僅一周時間,匯率就從 5.65 跌至 5.499,跌幅約達 2.5%。

在經歷了這樣的暴跌後,匯率雖有所反彈,截稿前維持在了 1:5.51 左右。

不過,不同支付渠道給出的匯率也存在差異,中國銀聯給出的匯率是 1:5.54+,支付寶境外線下支付則是 1:5.59。
有人歡喜有人愁:留學生狂喜,打工人悲傷
每一次新幣兌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下跌,都會引發不同群體的不同反應。對於在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交學費的絕佳時機。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留學生分享著自己的心情。「前段時間 5.6+的時候,真的是兩眼一黑又一黑」,一位留學生如此感嘆之前匯率高時的無奈。還有人表示「太好了,最好跌到 5.50 以下,我還沒交學費」「還好沒交學費,周五截止,我再等等」。
每次匯率大跌,歡呼雀躍的大多是留學生群體。

而且,這匯率暴跌的情況,也讓那些對新加坡留學感興趣的人看到了機會,如果你也有留學新加坡的想法,歡迎添加欣冉,我們會一對一為您制定留學路線。
然而,對於在坡島工作的打工人來說,匯率下跌就如同一場噩夢。因為匯率下跌意味著他們將新幣兌換成人民幣時,到手的錢變少了,相當於變相「減薪」,這讓他們欲哭無淚。
匯率暴跌原因剖析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中美「關稅戰」緩和,人民幣回升:此前,中美之間打響了「貿易戰」,雙方不斷提高關稅,這使得國際市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人民幣也受到了影響,一度呈現走弱的態勢。

因為人民幣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高關稅對中國出口的衝擊。但就在昨天,有消息傳來,兩國的「貿易戰」出現了緩和的跡象(詳情可見:中美關稅戰最新消息:中美相互 24%關稅 90 天內暫停實施)。
這一消息讓市場情緒得到了緩解,人民幣也隨之穩住並開始回升。人民幣一升值,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自然就下降了。
五一假期影響,換匯需求變化
國內五一假期也是影響匯率的一個因素。五一假期開始時,大批中國遊客前往新加坡遊玩,他們大量購入新幣,導致新幣在短時間內需求大增,價格暴漲。

而五一假期結束後,很多遊客在新加坡遊玩結束,將手裡沒花完的新幣又換回了人民幣。這種集中的換匯需求使得人民幣的短期需求大幅增加,從而加速了新幣兌人民幣匯率下跌的速度。
雖然這一因素的影響相對貿易戰來說較小,但兩者疊加在一起,就導致了新幣兌人民幣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新加坡金管局政策調整:放緩新幣升值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 4 月 14 日發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聲明,宣布再略微下調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政策區間的坡度,而寬度及中間軸則保持不變。

這是新加坡金管局今年第二次放寬貨幣政策,目的是讓新元放慢升值步伐。

近幾年,隨著新加坡全年通脹率的不斷降低,貨幣政策的調整已經六次保持不變。但進入 2025 年以來,新加坡連續 2 個季度放寬貨幣政策。
未來走勢預測:或繼續下滑或維持低位
關於未來新幣兌人民幣的走勢,欣冉諮詢了 Deepseek 後得到結論:未來一段時間,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可能會繼續小幅下滑,或者維持在一個相對偏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新加坡金管局的表態很明確,由於新加坡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不振,通脹也開始回落,為了穩定經濟,金管局不會收緊貨幣政策,也不希望新幣太強,更願意讓新幣保持平穩甚至稍微弱一點,以減輕出口企業的壓力。

另一方面,人民幣則有企穩回升的趨勢。中美暫停加征高額關稅,市場情緒緩和,加上中國希望穩定外匯市場,人民幣不再有強烈的貶值壓力,甚至還有升值的可能。這樣一來,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自然會受到影響而被拉低。
你認為新幣兌人民幣匯率接下來會上漲還是下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