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住家的煤氣費用接下來三個月將上調。
從10月1日到12月31日,住家煤氣每千瓦時的價格將上調0.51分,在計算消費稅前的煤氣價格將從原本的21.91分調高到22.42分。
城市能源表示,煤氣費用上漲主要是因為燃料成本按季增加了。

不光是煤氣費,還有水費也在最近上調了。水價將在明後兩年一共調高0.50元。
根據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和公用事業局聯合發表的文告,從2024年4月1日起,每立方米水價將上調0.20元,至2.94元;之後在2025年4月1日起再調高0.30元,至3.24元。
生活費不管上漲,政府也出台了相關政策幫助民眾。
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措施之外,新推出總值11億元的援助配套,幫助本地家庭應付生活費的上漲,中低收入群體可獲得更多援助。
這包括向大約250萬名成年新加坡人發放200元的額外定心與援助配套特別現金補助,讓他們今年12月可獲得的現金補助提高至800元。每戶家庭明年1月可領取的社理會鄰里購物券,也會從300元增至500元。
01 額外回扣可完全抵消一二房式組屋下兩年平均水電費增幅
這將有助緩解碳稅和水價上調所帶來的影響。公用事業局日前剛宣布,水價將在明年和後年分兩階段上調,每立方米調高五角錢或約18%。碳稅也從明年起調高。
額外回扣將可完全抵消一和二房式組屋接下來兩年的平均水電費增幅,對三和四房式組屋可抵消約80%的增幅,對五房式或更大型組屋則可抵消約65%。換言之,三和四房式組屋每月平均支付多2元,五房式和更大的組屋單位則每月平均多付4元。

此外,居民明年1月也可獲得一次性半個月的額外服務與雜費(S&CC)回扣。這有助完全抵消一到四房式組屋一年的平均服務與雜費增幅,五房式以上則可抵消約85%。
政府也將在明年為公共運輸提供額外約3億元的補貼,以彌補延緩車資上調15.6%所流失的收入,以及協助減緩車資漲幅和承擔持續上升的運營成本。
公共運輸理事會早前宣布,整體車資將從今年12月23日起調高7%。為幫助低收入家庭應對車資上漲,從今年12月底起,人均月入不超過1600元的家庭可獲價值50元的公共運輸補助劵。這些補助劵可用來為車資卡添值或購買月票。
02 僱主對加薪更謹慎,或導致實際收入增長放緩
政府早前已在財政預算案中為消費稅上調做準備,包括加強定心與援助配套,以及落實永久的消費稅補助券制度。
不過,現在出現物價上漲、經濟前景不明朗,以及能源與食品供應可能受干擾的問題,而僱主對加薪更謹慎的態度,也可能導致人們實際收入增長放緩。這些因素促使政府考慮是否要為新加坡人,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幫助。
政府自2022年起,通過一系列的援助措施幫助人們應對生活費上漲的問題。在這次的11億元配套中,8億元屬於預算案之外的措施,將定心與援助配套的總額推高至超過100億元。剩餘的3億元是交通部上周宣布的公共運輸補助券。
新一輪生活費援助的撥款來自政府預算內的經費,目前不必動用國家儲備金。如果政府接下來還需要額外的資金來應對本財年的開支,財政部向國會提交明年的財政預算時,將通過提呈追加撥款法案(Supplementary Supply Bill)的方式填補這個缺口。

03 為何邊起價邊提供援助?
至於政府為什麼邊起價邊提供援助,而不是乾脆不調高水價和消費稅?
黃循財解釋說:「我們不要等到錢不夠用的時候才開始增稅。我們希望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公共財政健全,不僅是一兩年,而是中長期。」
另一方面,隨著本地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方面的開銷會飆升,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要推行的計劃及措施,預計也需要政府增加撥款。這些額外開銷須由收入填補,否則國家會面對財政赤字,而想要確保國家財政總體處於強勁、良好的狀態,就只能增稅。

水是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資源,新加坡在水供方面永遠都會面對壓力,因此必須正確地為水定價,確保消費者充分了解水的價值,儘量節約用水。
本輪生活費援助的其他措施也包括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雜費和水電費回扣。
04 政府如何幫助商家和企業? 新加坡的商業成本並不低,企業因此必須考慮什麼是經營業務的最佳方式,哪些部分可以在海外完成,哪些可以在本地完成。所以,政府不能長期為企業提供補貼,企業必須自負盈虧。
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持續重組、繼續專注於提升價值鏈、提高效率和生產力。政府至今在預算案提出的所有計劃都是為了支持這個目標。在接下來的預算案中,政府將繼續幫助企業沿著這條道路邁進,與其說是幫助那些無法生存的企業,不如說是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和效率,並擴大規模,使企業變得更大更強。

至於小販和餐飲業者,政府一直關注政策變化對成本所造成的影響,無論是水價還是使用更健康食材的成本。到目前為止,這些成本只占總成本的一小部分,其他支出如租金和員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要比這些部分高得多。
儘管如此,無論成本增加多少,最終都會影響價格。因此,政府正在觀察價格上漲有哪些影響,以及如何減輕消費者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政府在配套中提供這方面的援助,例如讓消費者在鄰里商店和小販中心使用更多社理會鄰里購物券。
另一個方面是要防止牟利行為,無論是小販還是其他商家都可能以漲價為藉口牟利。政府已成立了反牟利委員會,並會繼續留意這樣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