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住院的經歷呢?生病住院已經是非常辛苦,如果還遇到飯菜不合胃口,簡直是雪上加霜。

中國醫院的飯菜
大家是否好奇新加坡醫院的病號餐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小紅就要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病號餐由中央廚房提供
一般新加坡的政府醫院都設有自己的中央廚房,為病人們提供病號餐。

因為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社會,所以就連病號餐也有多種菜式選擇,包括中餐、西餐、馬來餐和印度餐。除此之外,考慮到病人們的健康需求,醫院也提供低脂餐,無麩質等菜式。

菜單經過精雕細琢
病號餐的菜單籌備非常耗時,可能需要花上兩年的時間。

在設計菜單時,廚房團隊不只是要考慮到餐點是否適合情況各異的病人,也明白他們無法為每一位病人客制化每一餐,所以有其局限。
為了讓菜單更多樣化,廚房管理團隊在14天內不會重複菜單,以免讓住在醫院時間比較長的病人吃到重複的菜色。
同時菜單也要迎合不同病人的需求,比如,素食者可能需要更高卡路里的攝取。
每一位病人情況都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一道菜是可以配合所有病人需求。
食物按照口感分類
一般上,醫院的食物可分為四類:普通類(適合大多數病人)、易嚼類、濕軟類和糊狀食物。

比如,糊狀食物是特別為喉部或舌頭無力的病人準備的,糊狀食物像是泥狀的嬰兒食品。而易嚼類菜肴則是容易被叉子搗碎的食物。
食物質地要剛剛好
醫院的廚師和營養師都非常注意食物的質地,尤其是糊狀食物,以防導致窒息的風險。

糊狀食物里不能有塊狀物,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因為病人可能會將糊狀食物吸入氣管,這樣一來會導致感染情況發生。
以病人為本
如果病人不喜歡醫院準備的食物,是可以隨時向工作人員反饋

當有病人投訴表示食物太淡了,為解決問題,醫院會使用測量鹽分的儀器來測量鹹度。
不過營養師也表示病人不舒服時,他們的味蕾也會受影響。
為解決這類問題,醫院廚房也開始為病人,尤其是營養不足的病人提供美味甜點,以鼓勵他們吃飯。比如,醫院會以黑糯米粥取代蔬菜。

醫院為病人提供蛋糕
嚴格的監管制度
醫院的工作人員每天也會檢查食物,不只是檢查食物的質地,也要檢查味道。 如果廚房在食物中加了過量的炎,這樣的餐點並不適合一些病人,監管人員就會及時提出並作出改正。
每個月,由營養師、護士長和總廚等人組成的團隊,會針對醫院餐的質地、擺盤、風味等方面進行檢查,確保餐點的一致性。

如果廚師在為食物增添風味時,他和廚師團隊會面對許多限制,比如他們在使用胡椒這類香料前,必須得到營養師的批准。
以上內容均針對新加坡政府醫院
歡迎對私立醫院比較了解的小夥伴
來和我們分享私立醫院的病號餐是怎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