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為了安全營業,餐廳老闆每天早上在營業前都會確保桌椅保持一米距離。由於餐廳外的廣場是開放式的,顧客可從任何地方進入。為了確保顧客不會隨意進出,餐廳還限制客人只能從三個入口進出。
此外,餐廳還縮短了晚上的營業時間,即使對於酒吧餐廳來說,深夜是另一個人流高峰。他們在晚上9點半接最後一單,在晚上10點半確保顧客全都離開餐廳。每天,餐廳的員工都被要求拍視頻跟老闆彙報,客人是否已經按時清場。就算安全距離大使不在附近巡邏,餐廳還是繼續遵守政府所規定的措施,不敢犯法。

已經採取了所有能做的措施,還是遭到了重罰,老闆無奈表示:
「我們盡我們的能力做好99%,但就因為一次的過失就開罰單,似乎有點冤枉。而那一次我們內部的安全距離大使已勸阻顧客而顧客已走開。接著大使才繼續看顧其他桌子的顧客。不料,在大使不知情的情況下顧客又走回那桌。」
老闆表示,希望當局的安全距離大使能夠與顧客溝通,希望大使不要一看到顧客走動到別桌就拍照片開罰單。
老闆表示,他們的顧客很多時候都是走向一桌打個招呼,聚集的時間不久而且並沒有坐下來的意思。在疫情期間維持生意並不容易,他希望政府也能給他們一個喘息的空間。
對此,政府國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鍾奇雄建議,餐飲業可以考慮在店內安裝閉路電視,並通知要用餐的顧客店內有安裝閉路電視,這可能達到威懾作用,而在餐館接到罰單時,也可用作提出上訴的證據。
03. 招牌老字號沒能挺過去
這場新冠疫情來勢之洶,持續之久是誰都沒有想到的,還是很多餐廳在嘗試了各種自救手段之後,最終沒能挺過去。其中不乏伴隨著新加坡一起成長的招牌老字號。
擁有43年歷史之久的新加坡老字號百齡麥旋轉酒樓,宣告結業,又一老牌酒樓因為疫情而步入歷史!
創立於1977年的百齡麥酒樓位於岌巴路(KeppelRoad),坐落於麵粉廠頂部,離地面60米,相當於16層樓的高度高),是新加坡最高的旋轉餐廳,可讓人360度欣賞新加坡迷人的天際線。

新加坡在4月7日實行斷路器措施,而百齡麥酒樓從4月6日就開始關閉,酒樓業務總裁江勇瑤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餐館原本打算在8月1日恢復營業,但是疫情對餐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只好決定永久結業。
江勇瑤感嘆:
「關閉酒樓是一項不可輕視的艱難決定,很遺憾43年的生意必須走到這一步。」

新加坡僅有幾家餐廳提供正宗的北京菜,百齡麥旋轉酒樓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酒樓享負盛名的地方。這家餐廳的招牌菜有:賽螃蟹、北京烤鴨、帝王雞等。
許多人懷念百齡麥酒樓,本地作家何華寫到:
「若干年前,潘受女兒從澳洲回新,王如明、李金源兩位長輩在百齡麥請客,讓我作陪。百齡麥的賽螃蟹、甜品高麗豆沙,在新加坡絕對是最好的,沒有之一。」

酒樓結業的消息也讓許多網友大嘆不舍,表示酒樓是他們的童年回憶,小時候時常和家人一起到訪。很多人也認為,這個旋轉餐廳是新加坡的招牌之一,以前常帶自己的外國朋友去吃。

04. 現在情況好起來了嗎?
人流量有在恢復,但說聽過生死劫,還為時過早。
畢竟「民以食為天」。無論如何,大家不可能不吃飯,也難敵美食的魅力。在新加坡恢復堂食後,餐飲業的情況似乎有在好起來。
根據商聯總會的數據顯示,7月份,餐飲業恢復堂食的第二個月,小販中心生意量顯著回流,雖然一桌限制五人、多數人在家辦公,但生意已逐步回到阻斷措施推行前的七八成。
咖啡店和餐飲業公會代表則估計,全島咖啡店和餐館的生意都恢復五六成,餐館也在解封后出現顯著轉型,送餐收入如今占整體生意額約四成。
全島估計約有1萬2000家餐館,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會長陳祖坤說:
「餐館生意因無法堂食而受到嚴重衝擊,阻斷措施期間整體跌剩一成到三成。解封一個月來逐漸恢復到過去的五六成。」
「阻斷期間餐館業約有六七成收入靠外賣,解封后穩定維持在四成,出現顯著的轉型。」

不過,現在就斷言餐營業已經度過生死劫還為時過早。因為到9月之前,很多餐館能撐下去,都是靠的政府補貼和租金減免。
因此,疫情對餐營業的衝擊結果,可能將在第四季度集中顯現。
餐飲業協會會長陳祖坤坦言,「唯一的『解藥』還是要靠社區病例減少、經濟復甦、開放邊境後旅客回流。」
陳祖坤表示,餐館業目前靠租金減免到8月底而勉強支撐,沒出現倒閉潮,「估計第四季就會看出多少人撐不下去」。
所以,新加坡餐營業的生死劫還未結束,但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店能夠挺過去,活下來。
資料來源:
1. 早報:繼續禁堂食 業者:生意難撐
2. 早報:本地43年老字號 百齡麥旋轉酒樓 疫情衝擊下結業
3. ICON:抗疫大作戰 餐飲業打開新格局
4. 早報:疫情下的餐飲業 那些不為人知的辛酸
5. 早報:小販中心生意逐漸恢復七八成
6. 8視界:再被罰款及禁堂食 德國餐廳老闆:感到難過與委屈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