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老一輩新加坡人都說,如果新馬沒分家,馬來西亞必定會姓李

2020年12月29日   •   5814次閱讀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世界上有許多這樣小國寡民的國家,狹小的領土資源,註定了它們無法成為軍事強國。不過它們也可以選擇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生活的幸福水平來實現"舉世聞名"。

諸如北歐五國,國土面積都不大,但卻是世界公認的"福利最高國家"。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亞洲國家,崛起之路比北歐五國要勵志的多。

一、強扭的瓜不甜,寄人籬下"很酸"

新加坡是瀕臨馬六甲海峽的一個小國,它有多小呢?土地面積只有可憐的724.4平方公里。但它也是個"強國",具體體現在經濟水平和"華人當自強"。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還是世界一線城市,而早在前年,生產總值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610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也有6.4萬美元之巨。

不過新加坡今天的這份成就來之不易,早在1819年,於英國東印度公司工作的來福士,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緊接著英國人的船艦就開進了新加坡,這裡在1824年正式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不過因為戰略位置太過重要,它被升級成了"海峽殖民地"。

英國人之所以能夠看中這塊小地方,完全是地緣政治的原因。它可以掌控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又與東南亞諸國隔海相望,可謂是四通八達。

當然,四通八達之地往往也是四戰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的1942年日本海軍登上了新加坡,並將其改名為"昭南島"。值得一提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也在這年因為日本侵新而輟學。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新加坡人的獨立願望被點燃了起來。他們發現英國人從未正視過自己,只是將新加坡看成了一塊戰略之地,還美其名曰的說是"女王王冠上的珍珠"。

而且,新加坡人覺得英國人並不是多麼的看重自己,畢竟當年日本人占領新加坡時,不列顛王國都沒有做出什麼反應。

終於在1960年代初,在李光耀等人的帶領下英國人的勢力逐步從新加坡撤出。1962年馬來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提議,要將馬來亞與砂拉越、汶萊、新加坡、北婆羅洲合併,成立馬來西亞聯邦。

新加坡在同年舉行了全民公投,超過七成以上的人投了贊成票。於是,在1963年新加坡併入了馬來西亞。

都說"合夥的買賣不好乾",何況是合夥的國家。像北婆羅洲與砂拉越,沒有新加坡這樣的政體,也和馬來西亞中央的矛盾不大。可新加坡畢竟是一個國家,李光耀還擔任著總理,自然與馬來西亞當局會發生不少的矛盾。

不論是馬來亞還是新加坡,都存在著大量的華人,而合併以後,馬來人的民族沙文主義逐漸顯露端倪。他們自覺高華人一等,而且掌握著大量的資源,認為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

而李光耀則覺得既然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就應當和平共處,馬來西亞是歸屬於馬來西亞人的。此外,馬來西亞覺得新加坡地域如此狹小,還屢次在各種問題上指手畫腳,而新加坡則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二、為何說:若新馬不分家,馬來西亞必會姓李?

新馬兩國甚至都沒能等到"七年之癢",在合併的兩年後,也就是1965年,馬來西亞舉行國會投票,絕大多數的議員都投了贊成票,而只有少數人棄權。

消息一出,新加坡國民都覺得難以置信,直到看見總理李光耀,掩面啜泣的訴說著這一令人悲痛的事實。

要知道新加坡人以為自己是馬來西亞的一份子,很難接受這一事實。當時,全世界都認為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國"必死無疑",因為它要土地沒土地,要水源沒水源,當時更沒有人願意在這裡進行投資。馬來西亞的這一招,簡直比直接出兵新加坡還要狠毒。

李光耀非常時期採用非常手段,迅速將權力集中到了中央手裡,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制度,同時承認了英語的地位,否認了華語的地位,以此來吸引外商投資。

亂世用重典,新加坡推行了近乎嚴苛的法律,嚴令禁止違法犯罪活動,其中就包含飽受詬病的"鞭刑"。

事實證明,李光耀的雷霆之舉頗有成效,在八十年代,新加坡就成了舉世聞名的花園城市,還躋身到了亞洲四小龍之列,如今在李光耀長子李顯龍的帶領下,新加坡正在穩步的發展。

有人認為新加坡現在搞的是世襲制度,應當改名成李家坡,甚至連李顯龍的侄子和弟弟妹妹都覺得,他正在為兒子上位鋪就道路。

所以,很多老一輩的新加坡人都說,如果新馬沒有分家,馬來西亞必定會姓李。那麼,為啥會得出這種結論呢?

首先,李光耀的政治手段太過於強硬。他能"虎口奪食"般的從英國人手裡為新加坡爭取到獨立,又能夠在這片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成就,李光耀的這份氣魄和他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就算是馬來西亞的國父東姑阿都拉曼,也不是李光耀的對手。當年,馬來西亞踢出新加坡,也是擔心李光耀會在未來成為領袖。

其次,不論是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都存在著大量的華人。新加坡的華人占比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四,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占比也有百分之二十三,要知道"華夏兒女一家親"不是說說而已。

若是給李光耀在馬來西亞深耕的機會,他必定能夠斬獲大多數華人的"芳心"。而且華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是首屈一指的,不論是泰國首富還是菲律賓首富那都是華人。

如果李光耀在馬來西亞長成了"參天大樹",到時候振臂一呼,就會博得大部分東南亞華人的支持。儘管馬來亞族的人數不少,但並不如華人團結,影響力也有限。

此外,李光耀若是上台,也能得到新中國的支持,畢竟"是親三分向",大家同根同源,李光耀上位遠比東姑阿都拉曼要好。

三、功過是非,一言難盡

如今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差距愈發明顯,當年所有人都覺得離開了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必定"玩完了"。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那麼,當年馬來西亞剔除新加坡是否正確,如今的它又有沒有後悔呢?如果單純從馬來西亞的角度而言,毫無疑問,這個決定還算是非常明智的。

首先,若是不分家必定會激發民族矛盾。馬來人覺得自己是所謂的"原住民",不願意接納華人,也不願意承認華人的地位,更不會接受李光耀這個華人來頤指氣使。所以,馬來人與華人之間可能會激起巨大的矛盾衝突。

就像當年印尼排華那樣,也可能會發生馬來人排華。倘若真有這種事情發生,那就成了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矛盾,於內於外都對其發展十分不利。

印度的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銳,這也是制約其國家發展的一大誘因。就長遠角度來看,馬來西亞的決定還是比較正確的。

其次,李家藉機上位的可能性很大。在馬來西亞的競選中,他們發現了李光耀驚人的號召力,也察覺到了威脅。若是留著新加坡,無異於是"養虎遺患"。

對於馬來人而言,是很不想給華人發展壯大的機會的,可有了李光耀這個傑出的華人領袖,想不壯大都難。

當然,新加坡走了,馬來西亞將危險消滅在了萌芽之中。不過它自己也丟掉了很多,當年新馬合併時,新加坡是整個馬來西亞最富裕的一個州,如果新加坡還留在馬來西亞,或許今天大馬的經濟面貌會煥然一新也未可知。不過,馬來西亞從未對自己的這個決定後悔。

因為即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提高上去了,那以李光耀的能力也會讓馬來西亞改姓李,也可能將大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這與其民主的理念背道而馳,完全相反。何況,雙方在一起,有如此之多的矛盾,能不能發展的好也猶未可知。

不過新加坡應當"感謝"馬來西亞,正是因為馬來西亞無情的拋棄,才激發出了新加坡無比巨大的潛力。若是還留在馬來西亞,想必今天的新加坡只是默默無聞的一個小州。

今天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已經恢復了正常的邦交關係,馬來西亞也願意為新加坡提供水源等基本的生存物資,即使不是名義上的一個國家,但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