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海岸路的麵攤「榮發」已有71年歷史,第二代攤販因病痛無法繼續經營,以兩萬新元(約合人民幣100795)的價格把秘方和攤位轉讓給光顧了十多年的老顧客,希望後者能把品牌發揚光大。麵攤攤販說:「再做29年就是百年老字號,那就厲害了!」

馮榮峰(左)和妻子謝秀葉(右) 圖:董勵萱
因病痛轉讓麵攤給有緣人
66歲的馮榮峰告訴《8視界新聞》記者,他的父親馮炳仍於1949年創立了「榮發」麵攤,起初售賣魚圓面粿條,後來也售賣炒福建面、炒麵線等。他八歲就開始給父親幫忙,至今已在麵攤工作了整整58年,對麵攤有著深厚的感情。
然而,馮榮峰從去年起飽受病痛困擾,將安排在下個月8日和10月26日,就右膝蓋骨刺和左眼白內障看醫生和動手術,至少一年時間無法經營麵攤。他的一子一女分別從國大和南大畢業,事業有成,無意繼承父業。馮榮峰也心疼子女,不願他們「再當小販,從早站到晚,悶熱又辛苦」,因此早前計劃好在今天(31日)歇業。
早前經媒體報道此事後,有四名常客和朋友有意接手。斟酌再三後,馮榮峰以兩萬元的價格,把秘方和設備都轉讓給了54歲的「有緣人」吳文興。
馮榮峰說:「『阿興』(吳文興)家住附近,是十多年來的老顧客。他的父親也開煮炒攤,『阿興』不僅從小在煮炒攤幫忙,他自己也在中央商業區經營一家咖啡店,有相關經驗,所以放心讓他接手。看好他能再做29年,這樣『榮發』就是百年老字號了。」
馮榮峰說,若沒有疫情可能會以五萬新元(約合人民幣251993)的價格轉讓攤位,不過現在是疫情期間就只收兩萬新元。
吳文興打算和妻子一起經營這家麵攤。他表示,單單是秘方和老字號品牌的價值就不止兩萬新元,因此很感謝馮榮峰選擇了他。
他表示,這個老字號採用古早味的炒法,外面也不容易找到這種做法,他不希望這道菜就此失傳。
「暫時是想先做穩,沒有擴大經營或開連鎖店的計劃,要先把『榮發』的味道保留下來。」

吳文興(左)和馮榮峰(右) 圖:董勵萱
繼承老味道 再推新菜
顧客明先生父子大約每兩三周吃一次「榮發」的福建面,對於攤位老闆決定退休感到可惜。「老闆已經做很多年了,經常排長龍。以前每天看到老闆,突然他不在了,會覺得有點傷心。」
也是常客的外籍顧客Peter認為,「榮發」是他心目中新加坡最好吃的福建面,因此這四、五年來,每周或每隔兩周就來光顧一次,還推薦給同事。「大家都喜歡吃。現在安哥不做了,雖然我們很惋惜,但也很開心他把秘方傳授給新攤主。如果新攤主炒的味道一樣,那我肯定會繼續光顧。」
雖然新攤主吳文興明天(9月1日)起才正式接手,但馮榮峰從本月16日開始,就已把做法、火候和技巧傾囊相授。新攤主也很快上手,炒出讓熟客也滿意的「鑊氣」,讓馮榮峰稱讚不已。
馮榮峰說:「一些熟客知道我不做了,就特地來店裡吃。他們以為是我炒的,我就會跟他們講『不是我,是徒弟炒的』,他們已經吃不出來差別了。」
新攤主也在傳統福建面的基礎上,和馮榮峰的63歲妻子謝秀葉,一起研發出新菜「燒肉炒福建蝦面」。
「很多食客喜歡『榮發』的豬油渣,我就想到,燒肉的口感和豬油渣相似,因此把燒肉和蝦面結合起來,新菜也很受歡迎。」
來源:8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