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我和大家探秘了新加坡的旅行地和人氣酒店。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新加坡,了解她的飲食文化和工作生活。

飲食篇:

肉骨茶
作為新加坡的招牌菜之一,深受當地和遊客的喜愛。用新鮮上好的豬排骨豬肉加以中藥進行煲湯,幾種食材相互碰撞,令食客沉迷其中,也讓我想到了兩個字:「養生」。
如果不喜歡濃烈的草藥味,那不妨試一試胡椒製成的湯,我想也會讓你滿意的。
在新加坡,要想吃到原汁原味的肉骨茶,可以去牛車水的大排擋。吃完一大碗肉骨,再喝上潮汕的功夫茶,妙哉妙哉,不僅味蕾上得到享受,同時也讓自己與新加坡的文化更近一步。

海南雞飯
新加坡的一道准「國菜」。將雞肉用特定的烹飪做法,還原其的原汁原味,配上黃瓜、辣椒醬、醬油、雞湯、米飯共同食用。雞肉的鮮嫩在口腔中爆發,妙不可言。看似簡單,卻美味無比。
海南雞飯是雖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海南移民帶到新加坡的,但卻意外地大受當地人歡迎。
據說也是天王劉德華也很愛吃哦。

辣椒蟹
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們,來到新加坡一定要吃辣椒蟹!
將整個的大螃蟹切開,連肉帶殼加上茄汁、辣椒一起拌炒。香辣中帶著微甜,明亮的看起來就讓人食慾爆棚,紅色鮮香的醬汁加入勾芡與蛋花。
最重要的是,辣椒蟹的個頭大,味道鮮美,肉質棒!我已經在螢幕前流口水了~

娘惹菜
新加坡的地道美食,看起來色香味俱全。中國傳統菜烹飪法與馬來香料相結合,交織了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娘惹菜可謂自成一派。

其中叻沙(LAKSA)是娘惹美食中最具盛名的一種,內斂中國遇上奔放馬來,搭配出出人間稀有的美好愛戀。

咖喱魚頭
咖喱魚頭作為印度、華族和馬來文化相互融匯的美食,讓它成為新加坡成為了明星菜肴之一。 咖喱魚頭適合下飯吃,不過華人更鐘愛饅頭,飽滿的面頭吸進可口的咖喱汁,別提多巴適了。

咖椰土司
新加坡早飯是什麼?我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咖椰土司。在新加坡任何一家老牌咖啡館或美食廣場都可以找到她的身影。
雞蛋、糖、椰漿以及香蘭香料製作而成咖椰醬。新加坡人都喜歡以塗抹了咖椰醬的土司開始一天的美好時光。
寫到這裡,我都覺得飢腸轆轆了...
好想二刷新加坡,繼續吃美食。

工作篇:
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評論:

總結就是:
1、工資高;
2、公平競爭;
3、政府效率高。
新加坡的經濟類型決定他們必須輸入大量的外籍勞工,所以新加坡很歡迎外來就業人員。同時對勞務人員的辦理工作正規且高效率。

在我國,人口基數大,社會競爭激烈,所以就會有一群人慕名來到新加坡等國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在這裡工資高於國內,環境又好,語言又通,何樂不為呢?

新加坡的招募工作很全面,這種全面性體現在基本上中國可以有的正常工作在新加坡基本都可以有。
最後一點就是,新加坡客觀的自然以及人文環境是最適合中國人去的。高素質的人群、嚴格的法律系統保證著治安的穩定。

最後我想說:新加坡不但在出國行里吃的開心,而且也可以在這裡工作的開心。
那麼新加坡的介紹就到這裡了,白了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