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長島」計劃面積預計比濱海灣大一倍 項目技術研究明年起展開

我國計劃在東海岸一帶填海建造的「長島」,預計面積將比濱海灣大一倍,達到約800公頃,而且會使東海岸公園的瀕水地帶延長兩倍。我國也將從明年開始啟動一項為期五年的技術研究,探討「長島」計劃的可行性。
結合海岸保護功能的「長島」填海計劃是李顯龍總理在2019年國慶群眾大會上提出的。市區重建局隨後在去年公布了這項計劃的更多詳情。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28日)在改善東海岸棲息地的活動上,公布了最新版本的「長島」概念規劃。他表示,「長島」計劃將為東海岸公園一帶增添約20公里的沿海和蓄水池公園。
他表示,我國預計將花五年的時間展開廣泛的環境和工程研究,探討填海建造和發展「長島」的可行性,並制定以大自然為本而且具成本效益的創新填海和發展方案。
此外,在技術研究完成後,當局也將讓公眾為「長島」計劃的設計和總覽圖提供意見。
我國計劃沿著東海岸,從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至丹那美拉渡輪碼頭(Tanah Merah Ferry Terminal)岸外,填海造「長島」。 屆時,島上除了有住房,還包括瀕水休閒娛樂空間,並能保護我國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長島」的初步概念。(圖:市區重建局)
研究完成後,整個計劃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來落實。
「長島」(Long Island)計劃首次在在1991年概念總藍圖(Concept Plan)中提出,當時的計劃是將它發展為另一個靠海的住宅和閒暇區。
李顯龍總理在2019年國慶群眾大會上,承諾政府將在未來100年投入至少1000億元應對海平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