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元兌令吉匯率飆破3.5水平,創下歷史新高!
相信這是新馬民眾前天(24日)有志一同關注的大新聞。
只是隔著一條新柔長堤的兩地,卻有三種心情。
喜歡到對岸購物吃海鮮的新加坡人高呼「賺到」,在新加坡工作的馬國人心裡暗爽變相「加薪」,但面對令吉持續貶值,在馬國工作和生活的馬國人則是焦慮難耐。
馬國的《中國報》更直接打出聳動的標題:
「完了!令吉兌新元貶到3.50。」

(臉書截圖)
跟搶演唱會門票一樣要排隊
在一些以馬國客工為主的臉書社團,網民紛紛奔走相告,催促大家把握時機兌換令吉。
由於近年來線上金融服務逐漸普及,不少在本地工作的馬國客工已不再透過錢幣兌換商換錢。
其中,頗受歡迎的新加坡聯昌銀行(CIMB)的手機應用程式前天在3.50防線被突破後,因太多人同時登入查詢或兌換令吉,一度陷入擁堵。
打開銀行網頁,那種平常只有在購買熱門演唱會才會出現的虛擬排隊介面,赫然出現在眼前。
有需要登入的用戶被系統告知必須先「排隊」等候,同時輪到自己後,也只有十分鐘的操作時間。
有網民甚至分享他在登入時,有多達1855人排在他前面。
所幸,雖人數眾多,但等候時間不長,估計只須等待四分鐘即可登入。

(臉書截圖)
但也有網民提醒,新元匯率說不定還會繼續走強,奉勸大家不必一頭熱,急著兌換令吉:
「馬幣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新元和令吉的兌換率為3.3317,相當於同比漲了5%。
從長期趨勢來看,雖偶有波動,但新元兌令吉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疫情後,更是屢破新高。
一般而言,在每年農曆新年前後,令吉會稍微「恢復一點元氣」,只是這次是否還會如此,
準備趁新元走強到新山大吃大喝的新加坡人,以及不少馬國客工此時內心應該都糾結不已:
「換還是不換?換了怕之後還有更好價,不換會不會錯過好時機?」
與此同時,有人歡喜有人愁。
儘管馬國客工一片歡天喜地,仍有部分人士謹慎表示,令吉貶值「並不是一件好事」。
一名網民指出,對在新加坡工作的馬國人而言,新元走強馬幣貶值或許是好事,但他們在馬國的家人朋友,卻深受薪資漲幅跟不上通脹之苦。

還有人認為,如果在新加坡打工只能領著微薄的薪水,那令吉大幅貶值並沒有多大差別,因為馬國的物價上漲已經抵消了這一切。


事實上,除了兌新元持續走弱,令吉兌美元同樣頻頻寫下歷史新低,並逼近1美元兌4.8令吉的水平大關。
然而,馬國國家銀行總裁阿都拉昔強調,令吉雖然貶至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新低點,但這並未令馬國陷入危機,情況也完全不同於當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令吉是今年至今表現第二差的亞洲貨幣,僅好過日元。
一般分析認為,馬國無法跟上美國加息步伐,導致馬國及美國基本利率存在巨大落差,加上馬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馬國出口連續七個月下滑,都是令吉持續疲弱的主因。
溫馨提醒:令吉瘋狂走弱的副作用,往往就是新柔長堤愈來愈擁堵。
如果蟻粉和紅螞蟻的小夥伴一樣,是個愛到新山大嗑龍蝦的老饕,摩拳擦掌換馬幣出發前,記得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