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重要通知!不要在這個關鍵時刻,被不法之徒鑽了空子

2020年02月12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衛生部最近發布了一條通知:為了追蹤確診病例的接觸者,衛生部可能會給民眾打電話。但是,絕對不會詢問任何財產信息,包括銀行帳戶等。如果您接到了衛生部的相關電話,但是無法確定真假,請撥打衛生部熱線 6325 9220 進行查證。

在危機時刻獲取不法之財屢見不鮮,就在不久前,中國對全國首例防疫物資詐騙案進行了宣判。

新加坡也在疫情爆發後針對哄抬物價,尤其是惡意提高口罩價格的行為進行了整治。面對口罩和消毒水等物品的大量需求,不良商家一度將口罩炒到每盒200多新幣,價格管制部門立刻對各大實體店鋪和電商進行調查,維持正常市場秩序。

還有民眾反映,在新加坡和巴淡島都有不符合標準的口罩在售。原本幾元十幾元人民幣一盒的美容/廚用口罩,黑心商家居然以20多新幣一盒的高價當做醫用口罩出售!這種材質鬆散的口罩,對於隔離病毒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大家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高價購買無用的口罩!

(下圖為類似同款防塵口罩,僅供參考)

這些不法之徒常常利用人們的恐慌和「寧可信其有」的心態進行作案或發國難財,除了政府的嚴厲打擊,更重要的是大家保持警惕,共同抵制!

除此之外,網絡上謠言四起也同樣是因為這種心理。經常關注新加坡衛生部網站的朋友不難發現,衛生部從疫情爆發至今,隔三差五的針對疫情發布闢謠通知。

從編造的確診病例,到居心叵測的挑撥等各種謠言,不僅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也造成了不同國家民眾之間的誤解。

在如此嚴峻形勢下,無論是面對不法分子還是不實謠言,我們都應該理智對待,科學防疫,保持良好心態,做好自我保護。對於非官方消息要善於甄別,對於無法證實的消息,不輕信不傳播。

更多疫情和政府政策消息,可以瀏覽新加坡官方網站

衛生部網站:https://www.moh.gov.sg/

新加坡政府網站:https://www.gov.sg/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747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9063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