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1日訊)新加坡是美食天堂,但餐館要持久經營卻不易,近年來在本地開開關關的餐館就創下新高,今年頭9個月,就有680家餐館開業,492家倒閉。
據《新明日報》引述《海峽時報》報道,當經濟在2016年好轉,增長2%時,有743間餐館向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登記,而同年則有562家餐館倒閉。隨著2017年經濟再增長3.6%,新註冊的餐館激增至941間,而同年關門大吉的則有709家。
去年,經濟增長放緩,仍有952家餐館開業,483家結業。今年頭9個月,則有680家餐館註冊,而492家關閉。
另外,從2012年至2015年,每年註冊及關閉的餐館分別少於700和540家。
專家指出,飲食業一直以來都具有挑戰性以及高度不可預測性,而入行的門檻低、成本高,再加上最求流行的消費者讓任何人都不易成功。
不過,2017年迎來了兩個新的影響因素。那一年,經濟增長強勁,促使有意進軍餐飲業者入行,但同時外送餐飲的趨勢也更顯著,使得餐館的盈利受到更大影響。
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會長陳祖坤說:「外送平台的崛起是餐飲業者不能忽視的趨勢。不過,要使用這些平台肯定會影響業者的盈利,因為其抽傭不低。我們希望外送平台能協助餐飲業者保持盈利。」
一些業者指出,外賣服務一般抽取30%的佣金,若再加上30%的食材成本以及租金和人力成本,盈利所剩無幾。

尤巾娜(右)將和合伙人卡多波於下個月重開餐館。 (海峽時報)
尤巾娜:集中做餐會供應
曾經為本地名人下廚的業者關掉了經營9年的餐館,接下來雖會重開,但將集中做餐會供應。
尤巾娜(譯音)曾為已故前總統納丹和李顯龍總理下廚。她說:「很多沒什麼經驗的業者入行,以為這是個光鮮的工作。有時我一天得做20個小時,這個行業不穩定也無法預測,特別是科技進步得這麼快。」
她和澳大利亞廚師卡多波過去9年共同經營位於莫罕默蘇丹路的一家餐館,但今年租約到期、業主要拿會單位後就結業了。
他們在兩個月前找到了位於南利道的理想新址,打算於下個月再那裡東山再起,但將集中做餐會供應,因為收入相對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