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常年船隻稀少,無貨可運,甚至在大部分時間裡,港口都沒有船隻停泊,完全是一種荒廢的狀態,仿佛成了一個棄港。
巴基斯坦最終強行收回運營權,交給中國公司,新加坡枉作小人,上演了一出鬧劇,什麼也沒有得到。
可惜新加坡依然是不知悔改,但凡南海出現爭端,新加坡都迫不及待的衝到前面出頭指責中國.....

新加坡要依靠馬六甲海峽發家致富,與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在本質上有衝突,站在國家戰略的角度而言,新加坡投靠美國,想辦法協助美國遏制中國的發展,是沒有錯的。
猶如美國不想努力幹活,就想靠金融和武力維繫的科技壟斷剝削全球,必然對中國進行遏制,這是他唯一可以做出的戰略選擇。

在地緣政治上,新加坡倒向美國,也更符合自己的國家價值。
美國,遠在萬里之外,對新加坡的約束是非常有限的。而中國是南海區域內國家,如果中國在南海或東南亞秩序呈現主導趨勢,新加坡認為中國會自然而然的,將地緣影響力拓展至南海的各個重要角落。
以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極有可能是中國的重點關注目標。
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搭上一條大船顯然更安全,美國這條船,總比馬來西亞更強勁。
新加坡錯就錯在,他搭上的這條船,已經爛了,正在不可挽回的,加速的下沉。

作為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但新加坡事實上並不親中,也不親美,他親的是利益,只是,他已經迷失在正在劇變的局面中。 新加坡的力量,無法阻擋歷史車輪的前進。
新加坡高速發展了20年,幾乎所有的政策和戰略,都是比較好的推動了國家的發展,錯就錯在,中國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復興超越了他的想像,讓新加坡會逐漸失去自己在全球的位置。
如同蔣介石,二戰結束,蔣介石位列全球4大領袖,聲望達到自己原來都不敢想像的頂峰,而從美援到軍火,美國政府對蔣介石進行了全面支持,儘管簽署了成堆的賣國條約,但在美國的護航下,蔣介石或許可以讓中國成為一個較為成功的二流國家,成為美國維護全球霸權的有力助手,成為美國對抗蘇聯的有力前沿,錯就錯在,他的對手是毛澤東。
如同美國,一切都如自己所規劃的那樣,以強大的武力,對歐洲、美洲、亞洲的全面布局,至少可以舒適的統治地球兩百年以上,錯就錯在,他的對手,是正在加速回到自己歷史位置上的中國。

伴隨中美博弈大局勢的推進,東南亞的各個國家,都逐漸看清了形勢,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倒向中國,要麼跟著美國罵兩句,但是該和中國作的生意絕對不能落下。
只有新加坡,在美國這艘即將沉沒的船上,急得上竄下跳,對中國扔石塊,丟磚頭...... 他不明白的是,石塊,是打不爛航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