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屋底層用處多。(陳姿潓製圖)
組屋底層(void deck,直譯為「空層」)是每天組屋居民都會路過,卻很可能從未正眼看過它的地方。
然而,這個「空層」卻一點兒都不空,反而很熱鬧。
它或許還曾目睹過你的人生大事、偷聽過你和朋友之間的小秘密,甚至見證過你最快樂和最痛苦的時刻。
就連李顯龍總理也在面簿上當上一組屋底層大使,在調侃這個「空層」一點兒都不空(名不符實)之外,還變身為「推銷員」,指出組屋底層、健身角落和遊樂場等設施都是新加坡組屋的標準配套,承載著新加坡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隨著組屋越變越新穎,外觀越來越像公寓功能越來越健全,許多新式組屋都將所謂的「底層」搬到半空中,有些甚至搬到50多層,在那裡栽種了各式花草樹木,安置健身器材等,宛若一個空中花園。
當別人問起,組屋底層究竟有什麼用處時,想必你當下最自然的反應應該就是:它空空如也,一無是處。
然而它真的毫無用處嗎?其實有很多美麗的瞬間,都在組屋底層發生,拼湊成非常漂亮的景色,本地甚至有不少攝影師對組屋底層情有獨鍾,專門用相機記載了當中的點點滴滴。
較常見的功能
捉迷藏的遊戲空間
在組屋底層,小孩能夠享受屬於他們的無憂無慮的小時光。

(fadlyahmad_)

(aristan89)
享受壁畫的藝術薰陶
經過這些色彩繽紛的壁畫,忙碌一天的沉悶和疲憊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不僅給你帶來色彩繽紛的風景,也能用藝術治癒你的心靈。

(mingjie.loh)
廝殺棋局

(海峽時報)

(mingjie.loh)
組屋樓下的桌子都會做成棋盤的模樣,這樣民眾在閒暇時可以和朋友切磋棋藝,其他人也可以站在一旁圍觀。
興辦喜事


(mingjie.loh)

(網際網路)
組屋底層很常見的風景——各種族辦婚事,特別熱鬧。
白事

(網際網路)
葬禮也會在組屋底層舉行,可謂聚集了人生都該經歷的事。
健身角落—老老少少打成一片

(網際網路)
組屋底層設置的健身小角落,可供各年齡層使用,最重要的是這些設備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及篩選的,年長國人也能放心使用。

(網際網路)
當然在空曠的區域,也會有一些課程,比如說太極、尊巴等運動班。
休憩區—公共客廳
不少年長人士在閒來無事時會選擇在組屋底下透透氣或者休息。在淡賓尼區的一座組屋底層,就有設置「年長國人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不似其他「年長國人區域」只有椅子和桌子,淡賓尼區的還有冰箱以及零食等,好幸福呢。


(海峽時報)
外籍勞工工作中場休息時,在組屋底下小憩也成了組屋底層的一道自然風景。


(mingjie.loh)
焚燒爐—沿襲傳統

(EYEB)
在焚燒金銀紙時,為避免紙張到處散落和引起火患,有些組屋底層還貼心地特地設置了焚燒爐。
較不常見的功能
賞賞鳥兒聽聽歌

(網際網路)
遛鳥區不僅能夠讓居民「曬」鳥,也能促進鄰居之間的交流。
小賣鋪/雜貨店(「Mama」 Shop)

(網際網路)
應有盡有的小賣鋪,是小孩的零食天堂,是大人在沒了日用品的應急救星。
幼兒園


(網際網路)
組屋樓下的幼兒園或託兒所讓孩子不會因為離家太遠而感到陌生。父母則可以在下班路上,接上孩子一起回家,一舉兩得。
警局/消防局
部分組屋設有警局或消防局,讓居民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警察或消防員。


(網際網路)
理髮店

(網際網路)
想要理髮,再也不需要千里迢迢的去到商場裡了,組屋樓下就可以剪頭髮了。
環保資源回收站
組屋樓下設有很多資源回收垃圾桶,但鮮少有設置資源回收站。
這樣的大型資源回收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親自教育公眾如何正確的回收資源,也能讓他們不斷地在生活中實踐環保。

(網際網路)
慈善機構
開設在組屋底層的慈善機構如同濟醫院等能夠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讓許多行動不便卻需要就醫的患者不需要長途跋涉,只需要搭電梯下樓就能就診,超級方便。


(網際網路)
社區活動中心(Community Centre)
社區活動中心讓社區居民能夠一起慶祝各種節日,從而增進鄰居之間的感情。


(網際網路)
菜園
某些組屋底層還有附屬的社區小菜園,讓那些對園藝有興趣的居民可以在種植的同時,與趣味相投的人聊天,增進鄰里的凝聚力。


(網際網路)
這一個個設施和角落,每天都有無數個故事發生,填滿了居民們的生活與記憶,編織出一道新加坡獨一無二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