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的林志蔚在國會頻繁發言。(國會視頻截圖)
作者 張麗苹
自從新加坡大選結束,新一屆國會在8月31日正式開啟辯論模式後,有一個名字就像揮之不去的「廣告詞」那樣頻頻閃現:
Jamus 林志蔚
身為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的林志蔚在國會上「首開金口」(英語稱之Maiden Speech,處女演說)的那刻起,就沒再離開過聚光燈。無論他說了什麼話,都有可能成為坊間可大可小的話題。

(林志蔚面簿)
林志蔚在國會發言時聲線柔和抑揚頓挫、用詞簡單講解清晰,仿佛將國會當成大學講堂,頗讓人耳目一新。
競選期間憑「不該給行動黨空白支票」言論一夕爆紅的林志蔚,似乎成了工人黨的「人氣王」兼廣告代言人。只要這名經濟學博士開口,執政黨有分量的人物都會豎起耳朵聽,然後作出回應。
以本周國會為例,周一周二國會連開兩天會,周三(10月7日)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就在面簿發貼文指名道姓寫道:
【向新航徵稅?】
林志蔚博士建議向新航徵稅,王部長解釋了為何目前,尤其是新航員工面臨就業危機的當兒,這個點子並不可取。
尚穆根發此面簿貼文,主要是力挺交通部長王乙康。然而這種重量級部長力挺重量級部長的做法,似乎也在對外釋放出信息:我黨非常關注此事,這個對手沒那麼簡單。
有意思的是,尚穆根的貼文語氣平和,「酸度」與「殺傷力」皆不高,讓人感到他似乎對林博士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關注,還帶有一些「惺惺相惜」?
不信你去看尚大人面簿上針對其他事件所發的貼文,不少被他點名的人,若沒有強大內力,或許還真的會招架不住。
其實早在周一(5日),尚穆根也與林志蔚針對死刑課題過了幾招。林志蔚想知道內政部有沒有系統化研究過死刑與終身監禁,哪種刑罰更能起到阻嚇作用?
尚穆根書面答覆時,不但分享了幾組數據還相當客氣地問林志蔚:是否支持執行死刑,認為死刑應運用在哪些罪行?可否詳細說明自己的立場?如反對死刑,是基於什麼原因?結果某某時政網絡媒體直接打出聳動標題:尚穆根要林志蔚表明他對死刑的立場!

交通部長王乙康。(國會視頻截圖)
王乙康周二(6日)在回復林志蔚提問交通部會否支持新航提出的「空中漫遊」,並考慮對此徵收環境稅將成本轉嫁給漫遊乘客時,就沒有那麼溫和。
王乙康延續一貫直率的作風答說:第一個問題已沒有實質意義,因為新航已打消了「空中漫遊」的念頭。至於第二個問題,目前的關鍵不是成本要不要轉嫁給乘客,而是現在根本沒有乘客。
「我們正處於危機之中……現在真的不是時候去談論向新航徵收環境稅,要是這麼做,是在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林志蔚千算萬算也沒算到新航竟在國會復會前來個大U彎,直接取消了「空中漫遊」,頓時讓他早前提交的問題成了繡花枕頭,直接被王乙康用兩句成語「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回擋。交通部長的弦外之音相信不少人心領神會,就不知林志蔚聽出來了嗎?
另一名常在國會上與林志蔚「過招」的執政黨重量級人物,則是人力部長楊莉明。兩人的共同話題最多,在最低工資制、貧窮線、就業准證、S准證、外籍員工等課題上都交過鋒,但沒有火花四射。

工人黨議員林志蔚(盛港集選區)指出,政府往往因為過分執著於執行效益,而在政策中附加過多條件,導致一些弱勢者的需求被忽略。「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的決策過程缺少惻隱之心」。(gov.sg視頻截圖)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林志蔚在9月3日國會辯論中,呼籲政府實行最低工資制,還指目前政策缺乏惻隱之心,結果引來六名行動黨政治職務者和后座議員即席反駁,其中一人就是重量級的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

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gov.sg視頻截圖)
尚達曼當時罕見地舉手要求發言,一開口就先表明自己也是經濟學家,沒有用國務資政的身份來壓林志蔚。不過向來給人謙謙君子形象的尚達曼,卻語氣嚴肅地指出,惻隱之心並非任何一個人或政黨的專利。
「說政府只關心效率而不關心公平,坦白說,這樣的論點是可笑的。」
尚達曼也呼籲林志蔚在發言時,避免「稻草人論證」,即先曲解對手的論點再予反駁,然後針對曲解後的論點(無生命也無害的替身稻草人)展開攻擊,再宣稱已推翻對方論點的論證方式。尚達曼也同時提醒林志蔚,切忌以二元化的角度看待所有問題。
林志蔚8月中旬在一個介紹盛港區的視頻中,曾在鏡頭前以調侃語氣指尚達曼是「競爭對手」。其實他自己在成功奪下盛港集選區的那一刻,也成了執政黨重點關注的「競爭對手」。更何況,林志蔚在面簿上的貼文,動輒都能收穫1000至5000人點贊,人氣指數和影響力不容小覷。
這名在專家學者眼中「演講更多是為了得分,而不是為推進議題討論」的工人黨「人氣王」,會否像一支高明的廣告那般洗腦粘人(或惱人)越來越深入民心?還是會像老一輩常說的「做大戲」,鑼鼓喧囂粉墨登場走過場,熱熱鬧鬧後只留下「戲」?
下個月尚穆根將會針對轟動一時的「廖文良前女傭偷竊案」發表部長聲明。看樣子到時這名「人氣王」應該是坐不住的,會否在國會又上演一場「大戲」?
「大戲」也好,「廣告」也好,可以肯定的是,國會真的變熱鬧了,也越來越有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