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安全啊,治安太好了
@施瓦辛格甄嬛:安全啊!有一次晚上發燒,一個人去醫院掛水到凌晨,走在街上燈火通明,路上也沒有奇奇怪怪的人,滿滿的安全感!
大家發現沒,這裡很少有人裝防盜門。一般門鎖就是那種鐵牛鎖,還經常有人家門大敞四開。

07 溝通無障礙
@長生不老的菇涼:70%左右的華人,都都會說華語,我爸到這邊玩一個禮拜,完全溝通無障礙。
剛來的時候,聽到新加坡人說話,還有種親切感呢,跟我們福建話的口音真像!
08 居住環境好,沒有寒冬
@莉莉醬 :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溫水煮青蛙~對我們北方來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天堂!從小到大,一到冬天就窩家裡,來了新加坡就能365天可勁兒的造! 可能是溫暖的地方待久了,冬天我都沒法回家了~

(圖源:ST)
09 乾淨、花園城市
@隨遇而安:是真乾淨,不愧是花園城市。路邊就可以慢跑,不會弄得一臉灰。如果印尼不燒芭,堪稱完美。
之前疫情期間,我們小區泳池封了2個月,期間也是乾乾淨淨,一片樹葉都沒有。真的很佩服這邊物業的保潔工作。

我喜歡新加坡整體街景風格——綠!出門,就是一片樹林!

打開窗,外面一片熱帶雨林~

還有泛島高速公路,那兩邊的樹木最多了,在路中間搭到一起,像握手一樣,形成一個隧道。
每次開車經過心情都超好!

10 人生永遠是起點!
@Eilleen :我們公司40+的姐姐,還在讀parttime的大專,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現在有機會就去讀書,請假考試公司也不會說什麼。
新加坡政府會給大家提供終生學習的機會,在這裡沒有人會說「你都多少多少歲了怎麼還在上學?」反而我去面試的時候告訴HR我在讀parttime degree,她覺得很滿意。
雖然這麼說有點雞湯,但在這裡,只要你願意,人生永遠是起點!

(56歲的NTU畢業生,圖源:mothership)
11 在這裡,看得到夢想
@Lenino:我留下是因為工作吧,我是學IT的,微軟、谷歌、FB、亞馬遜、蘋果在新加坡都有分部,我家鄉可沒有。
反正回去也得北漂,在坡漂也一樣,在這裡,我感覺更接近夢想。

12 社會有秩序,居民有禮貌
@鳳梨不酥不酥:島民特別peaceful,口頭禪就是Thanks!Sorry和Excuse Me.....
第一次去公立醫院掛水,護士扎針的時候,我輕輕嘖了一聲,她嚇得不停跟我say sorry,我那叫一個「受寵若驚」啊!

我還很喜歡新加坡有秩序這一點,先上後下、車讓人、不插隊,這些細緻之處可見一斑。
要知道,在新加坡總理想吃網紅雞翅膀,也得排隊~

前陣子大選,李顯龍總理和夫人,與民眾一樣,排隊進投票站。

(圖源:8頻道)
13 好吃的多,算嗎?
@佛系肥宅鹹魚:吃貨冒個頭。 因為肉骨茶、肉粽、肉脞面、板面、幼面、菜頭粿、炒粿條、辣椒螃蟹,印度餅。

蝦醬雞、咖喱角、馬來粽、印尼炒飯、烏打、椰漿飯、馬來炒麵、沙嗲......

14 有效社交,取代無效社交
@美嘉2503:到了新加坡我才有有效社交的概念。
這邊的聚會,只會約幾個好朋友見見面,大家不會一來帶一群不認識的,因為每個人都很忙,大型聚會沒什麼意思。

(示意圖)
15 好多免費的公共設施
@許大大大傑 :免費圖書館--新加坡,一個小島,卻有26個公共圖書館。

免費公園--新加坡全島有75個國家公園,徒步,鍛鍊,溜娃走起!

每個社區都有游泳池和體育館,收費還相當便宜。

重點來了!好多免費景點,適合我們這些吃土黨。 周末和小夥伴一起去東海岸BBQ,去濱海灣花園聽音樂會......

16 細節之處見文明
@趙小廚 :小細節,大意義,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要看它對弱勢群體的關照程度。我很喜歡新加坡那些人性化的地方,讓人覺得很暖心,每一個人群,都可以自在生活。
新加坡的很多社區cc裡面都有這些包容性健身房,可供特殊人士使用。

殘障人士專用超市車。

在小販中心常看到,一些桌子旁沒有椅子。不是椅子壞了,這是特別留給輪椅使用者的位子。

商場裡的特別停車位。

新加坡公交系統,也是非常親殘障人士。

如果有輪椅使用者上車,巴士司機會停車幫忙,乘客也都習慣了。
沒人會覺得耽誤了自己的出行,大多數人都會耐心等待。

在新加坡幾乎所有地鐵站,都是有電梯的。

還有這種無障礙通道。

在公共場所有樓梯的地方,總能在不遠處找到可供輪椅和嬰兒車上下的電梯。
甚至很短的樓梯,也會特別架設這樣的設備,立志打造無障礙通行島。

17 小地方的超強凝聚力
@聲控患者愛吃草:新加坡有非常多的公益組織和志願者,有關愛老人的,有關愛兒童的,有關愛弱勢群體,還有禁毒的、關心殘障人士的等等等等。
在這裡,有一種--國家需要每一個人來守護的感覺。它很小,但是很有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