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隔離政策最新調整!!! 現在從新加坡回中國各城市,很可能只要集中隔離7天!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近日修改的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入境隔離政策已經有了最新更改
「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方面,方案提到,調整『7+7』、『2+1』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什麼是「7+7」?「2+1」又是什麼? 咱們來具體研究下~
中國入境隔離政策
最新更訂版!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的文告內容,接下來入境中國的流程會變成這樣:
在入境口岸接受海關核酸檢測
入境地集中隔離7天
集中觀察第5天
自費進行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陰性
轉居家隔離7天,隔離期滿14天後自願自費進行1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陽性
按照確診病例處理。
按照以上的流程初步看來,現在回國相當於只要在酒店集中觀察7天之後,就能夠在家裡進行剩餘的7天隔離期。
但! 實際上這裡邊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而且也未必所有人都能滿足這個「7+7」的隔離條件!

來源:jfdaily
第七版修訂後的防控方案,直接將入境人員劃分成了好幾個類別,不同的類別將會被送到不同的地方。
入境人員分類
如果在入境時就被海關部門檢疫發現以下三個類別的人,那麼將會直接被送到指定的醫療機構:
1)確診病例(染疫人)
2)疑似病例(染疫嫌疑人)
3)有發熱等症狀的人
此外會被送到不同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的有以下兩種:
1)密切接觸者
2)非「四類」人員(邊民、外交、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的人員除外)
這裡的非「四類」人員,指的就是除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發熱症狀、密切接觸者以外的人。
反過來講,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發熱症狀、密切接觸者就是「四類」人員。
舉個例子,同機乘客中那種核酸檢測陰性、沒有跟病例接觸過、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估計就屬於「非四類」。
而將入境人員進行分批分類以後,接下來就是針對性的治療或者隔離。

來源:dw
具體的分類管理及隔離規定如下。
「四類」人員管理
1)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會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符合出院標準才能出院,出院後建議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
2)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需要進行單人單間隔離治療,並通過採樣檢測進行確診或排除。
3)有發熱症狀人員:
有發熱、乾咳、乏力、腹瀉等症狀者,定點醫療機構要採集其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結果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者按照確診病例處理,陰性者需進一步排查流感、瘧疾、登革熱等其他疾病,並進行相應治療。
4)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實施入境後14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觀察期間出現異常症狀者,按規定及時送定點醫療機構排查診治。
而剩下的就是「非四類」人員了。
如果被劃入「非四類」人員,明顯安全係數是比較高的,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來源:塑料網
這次第七版的入境人員隔離規定變化,就主要是針對這個「非四類」人員。
「非四類」人員管理
第一種情況為默認14天集中隔離:
入境的非「四類」人員,全部由第一入境點所在省份實施入境後核酸檢測並開展 14 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邊民、外交人員和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的人員除外)。
第二種情況需要滿足固定條件才能進行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
1)完成遠端核酸檢測*
2)封閉轉運管理條件
3)居家隔離條件(有獨立房間和獨立衛生間)
4)進行社區精準管控
滿足綜上條件,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實施「7+7」「2+1」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7+7」流程:入境人員在入境口岸接受海關核酸檢測後,在入境地集中隔離 7 天並自費進行核酸檢測(原則上在進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第5 天),檢測結果陰性者可轉居家隔離 7 天,並於隔離期滿14 天后自願自費進行 1 次核酸檢測。)
這裡的遠端核酸檢測,其實就是那個3天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所以相當於從新加坡回國的話,就已經滿足第一個完成遠端核酸檢測條件!
而封閉轉運條件,方案中沒有給出詳細的定義。

來源:搜狐
但椰子君猜測跟新加坡這邊的專車接送差不多,就是不允許搭乘公共運輸工具。
另外居家隔離條件也是有相關的要求的,可以了解下:
居家隔離場所條件及管理要求
居家隔離場所條件:
1)居家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裡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
2)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
3)房間不應使用空調,尤其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間共通的中央空調。
4)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
5)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
居家隔離管理要求:
1)應在社區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2)居家醫學觀察期間,其日常生活、用餐儘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拒絕一切探訪,其他人員儘量不進入隔離房間。
3)隔離房間內活動可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要戴口罩。儘量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 1米以上距離,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4)居家醫學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所在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5)如居家醫學觀察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
6)孕產婦可進行正常產檢,應當提前預約,避免集中候診,做好防護,儘量縮短就醫時間,回家後及時洗手。
7)患有基礎疾病的居家醫學觀察者應當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藥物儲備不足時,可在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藥,也可由家屬代取藥物,就醫時做好自身防護。
所以總結起來,居家隔離就是要有符合要求的隔離房間,不外出、不接待、再加上跟社區監測人員的配合就行~

來源:科技日報
另外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情況
無症狀感染者管理
如果被檢測出是無症狀感染患者,那麼就只能集中隔離14天。
在觀察期中,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 24 小時)才能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應當繼續進行14 天的居家醫學觀察並於第 2 周和第 4 周到定點醫療機構隨訪複診。
相信小夥伴們肯定知道為什麼椰子君要特彆強調一下這個無症狀了~
從前一段時間開始,從新加坡回去中國的乘客很多都被列為「無症狀感染」。

來源:新浪
所以結合現在的規定,相當於無症狀患者前後加起來總共要隔離28天(14天集中觀察+14天居家隔離)。
另外這次的方案還提到一個「2+1」,但這可不是指隔離期的天數~
「2+1」
關於這個「2+1」,其實修改後的防控方案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
椰子君這邊有2個版本的推測:
1)指的都是核酸檢測:
第一次是入境時海關檢測1次
第二次是集中隔離期間約第5天的時候,做一次核酸檢測。
第三次是居家隔離滿14天的時候,再做一次核酸檢測。

來源:網友提供上海檢測單
2)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檢測
核酸檢測第一次是集中隔離約第五天的時候做,第二次是居家隔離期滿的時候做。
血清抗體檢測據說是在居家隔離第13天的時候會做。
不過據這兩天回國的小夥伴反映,目前上海浦東機場的檢測流程是:
海關時做一次核酸檢測跟血清檢測,集中隔離時1次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結束時再來一次核酸檢測~

以上就是最新的中國入境隔離政策~
不過雖說這個「7+7」的隔離規定早在7月底就提出來,但那個時候主要還是看各省市的條件,不一定都實施。

來源:jfdaily
比如實施「7+7」隔離規定的先行城市就有上海。
但經過9月15日正式納入第七版防控方案之後,估計接下來各個省市也會陸續跟上。
新加坡到中國
航班往返城市隔離規定
我們也來看下主要跟新加坡有航班往返的城市,現行的入境隔離條件~
上海市(隔離至少14天)
01
目的地為上海市的入境人員,實施有條件的「7 天集中+7 天居家」隔離措施:
對目的地為我市、在我市有固定居住場所,且符合居家隔離健康觀察條件(即被隔離對象一戶一人或一戶一家,或共同居住人承諾一起居家隔離)的入境人員,若本人申請居家隔離,在集中隔離健康觀察的第 5 天採樣進行核酸檢測。
如檢測結果為陰性,在第 8 天由各區安排專人專車從集中隔離點閉環轉運至居住場所,實施 7 天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結束居家隔離前,本人及其共同居家隔離人員均須再次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的,居家隔離滿 7 天后解除隔離措施。
本人不願意居家隔離或無居家隔離條件的,實施為期 14 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02
9 月 12 日零時起,對目的地為蘇浙皖三省的入境人員,實行「3+11」隔離轉運措施:
對目的地為蘇浙皖三省的入境人員,在滬集中隔離 3 天后,閉環轉運至當地,繼續集中隔離 11 天。即在定點 隔離的第 4 天,由三省安排專人專車將符合轉運要求的相關人員,從隔離點閉環轉運至三省目的地,繼續實施 後續健康觀察至 14 天期滿。
對於在滬期間出現異常情況的(核酸或抗體陽性、有症狀的、密切接觸者等), 按照原有流程在滬排查診治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