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新加坡古琴藝術節
由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參與主辦的「新加坡古琴藝術節」始創於201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兩屆。該藝術節先後與中國琴會、上海琴會等合作,邀請到趙家珍、戴曉蓮、曾成偉、李鳳雲、王建欣、朱晞、章華英、黃梅、倪詩韻等眾多知名琴家與學者,以及「崑曲王子」張軍及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等藝術家蒞臨獅城舉辦音樂會及講座,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由於疫情的緣故,本屆新加坡古琴藝術節將以線上方式進行,除了再次邀請到中國琴會副會長、上海音樂學院戴曉蓮教授外,亦首次邀請到了國際古琴學會會長喬珊、中國琴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青以及「鈞天坊」創始人王鵬等專家,通過網絡雲端參與本屆盛會並帶來精彩表演及大師講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藝術節被再次納入第二屆「新加坡華樂節」,並將舉辦首屆「新加坡國際古琴邀請賽(線上)」。
「新加坡國際古琴邀請賽(線上)」除了包含專業組、少兒組、重奏組等常規組別外,還增設了傳統和非傳統公開組,目的是在傳承經典古琴藝術的同時強調結合時代背景,激發當今古琴藝術創作的活力。
獎品及獎項部分也非常豐厚——既有專業演奏級古琴,又有專業古琴琴弦等。而「新加坡古琴大獎」的設置,更是希望通過比賽,選拔出更多優秀的本地古琴人才並通過本次藝術節向公眾展示其藝術風采,相信這將會是本次藝術節的一大亮點。
——藝術節發起人:新加坡古琴協會會長-鍾之岳
藝術節活動內容
1.新加坡國際古琴邀請賽(線上)
2.獲獎展演及名家音樂會(雲錄製)
3.大師講堂(線上)
註:詳情請關注後續通告
活動時間
報名及初賽錄製:6月1日~7月31日
初賽評審:8月中旬公布決賽入圍名單
決賽錄製:8月下旬
決賽評審:9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名家與獲獎選手展演錄製:9月5日於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9月6日於北京「鈞天坊」古琴基地。
線上播出時間:9月中旬
參賽資格
海內外古琴工作者、學習者、愛好者
線上參賽章程
組織機構
主辦:新加坡華樂總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新加坡古琴協會
承辦:新加坡龢樂齋、今日古琴
協辦: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古琴學會、北京「鈞天坊」古琴基地、樂聖琴弦、一九琴社
官方合作媒體:網易新聞(新加坡)、華音網
評審構成
大賽評審主席:
鄭朝吉(新加坡):新加坡華樂總會會長
大賽評審副主席:
戴曉蓮(中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喬珊(加拿大):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古琴學會會長
楊青(中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王鵬(中國):「鈞天坊」創始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黃德欣(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馬六甲古琴藝術協會顧問、汕頭市古琴學會名譽會長
吳曉丹(新加坡):新加坡古琴協會副會長
大賽評審專家(按姓氏拼音):
蔡群慧:國家一級演奏員,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浙派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陳宜外: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武漢古琴研究會副會長
顧永祥: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古琴藝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關相平:中國樂器協會古琴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市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
關鶴銘:一九琴社社長,琴文館館長
何仲實: 新加坡古琴家,新加坡作曲社主席
蔣保羅:新加坡古琴協會顧問,新加坡「養心堂」主人
姜燕:諸城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諸城古琴協會會長
李雪梅: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成都市青羊區音樂家協會主席
李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西南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林蒞: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會長
陸笑姿: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羅蘇理:河南省古琴研究會會長,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長
劉璐:新加坡古琴學會會長,新加坡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
劉彥忠: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雲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
梁雨滋:國際中國⾳樂家聯合會古琴學會常務理事
孫知: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古琴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孫茜:黑龍江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牡丹江市古琴研究會會長
吳葉:中央音樂學院副研究員,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理事
魏圩: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導,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王彬奇:國際中國⾳樂家聯合會古琴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徐碧:青年古琴家,上海音樂學院教師 助理研究員
姚亮: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深圳市春風古琴社社長


參賽要求


注意事項:
1. 選手可兼報傳統及非傳統組或參加組合類比賽
2. 決賽曲目不可與初賽曲目重複
3. 新加坡古琴協會在冊會員免任意一組的初賽報名費
獎項設置

注意事項:
1. 所有獎項可空缺或調整,且組委會保留剝奪違反大賽規則選手的獎品及證書的權利
2. 傑出獲獎選手將有機會受邀與評委專家前往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或北京鈞天坊古琴基地同台參與藝術節演出錄製(組委會承擔食宿費用,交通自理)
3. 獎品所產生的郵費由獲獎者自理
4. 所有入圍決賽選手均有相應的獲獎證書。
5.各組別「特別金獎」、「金銀銅獎」、「新加坡大獎」獲得者的老師將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及證書。
6.評分標準為0至100分,進行整除後作為最終成績(最多小數點後兩位)。
評審規則
1. 參賽者自行錄製演奏視頻並在規定日期內上傳至指定平台,錄製要求全程無剪輯與合成,且像素需高於1080P。
2. 視頻中需清楚看見完整的臉部、手部及古琴等部分,並保證環境安靜,音質清晰。
3. 組合類錄製要求同第1條,所有演奏者需同時出鏡,不可剪輯或拼接。
4. 評分標準分為三個部分:「弦與指合」(音色與技巧),占比40分。「指與音合」(音準與節奏),占比40分。「音與意合」(表現力與藝術性),占比20分,總計為100分。
5. 每組參賽者的初審平均分超過60分即可晉級至決賽。
6. 決賽最終得分由初賽與決賽按3:7百分比折算而成,並由各組別從最高至最低分依次排名。
注意事項:
1.每位參賽者在報名後會得到其相應的參賽序號。在視頻錄製時, 需在開始演奏曲目前,將參賽序號,參賽組別以及參賽曲目清晰完整的念出。
2.參賽者必須面對鏡頭演奏,演奏曲目時不得暫停或停止錄像。在演奏(每首)曲目開始前報上曲名。若參賽者需要在演奏時調音或更換樂器,也不能暫停錄像。
3.參賽者若需要調音或轉換樂器,則必須在錄製視頻的同時進行。如有備用樂器,也須在視頻畫面內。
4.在上傳視頻之前,參賽者必須檢查視頻,以確保文件無損,影像和聲音有完整的錄製在視頻內。以.Mov或.Mp4格式並以"參賽序號」為文件名上傳視頻文件。例如:X-123。每位參賽者只能上傳一個視頻文件,並只能上傳一次。
5. 參賽者須依照各組別限定時間完成演奏, 評委有權終止觀看超出規定時長部分的視頻。但超時與否不作為評分依據。
6. 網絡投票不涉及且不作為評分依據
7. 因其牽涉到比賽視頻的公開,因而「十佳人氣獎」可由參賽者自行選擇參加與否
報名須知
報名材料
1.掃描二維碼填寫電子報名表並支付相應報名費。工作人員會通過郵件發送相應的參賽序號給參賽者。參賽者於7月31日前將:電子報名表截圖(18歲以下參賽者需有監護⼈資料)、電⼦證件照(像素300dpi以上)、個⼈證件掃描(護照、IC或身份證等,要求完整顯示參賽者姓名、出⽣⽇期、國籍等)連同以參賽編號命名的初賽視頻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2. 報名費不可退款或轉讓
報名、付款方式
藝術節及大賽組委會聯繫方式: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www.heyuezhai.com.sg
新加坡:
佘老師
聯繫電話:+65-6528-9137
郵箱 (Email):[email protected]
中國:壹壹老師
聯繫電話 : +86-15001126671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報名及付款方式:通過掃描二維碼填寫報名表並用人民幣支付參賽費用,或將新幣轉帳至以下帳號並將付款截圖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
掃描二維碼報名

付款詳情:He Yue Zhai Bank Transfer: DBS Current account: 072-010528-1Paynow to: UEN 201909466D
註:所有選手一經報名,即視為同意本章程細則,且大賽組委會擁有本次比賽的最終解釋權及決定權。
聯繫方式
Contact
地址Address:
China Cultural Centre,
217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48
電郵 Email:
電話 Tel:
63511858 ext 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