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常態」措施襲來
不再公布確診者資料和到訪地
前天黃循財在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常年大會上,明確說明現在新加坡正在邁向「新常態」。

(黃循財部長接種疫苗)
具體從三個方面過渡:
【1】有限制,但隨著疫苗接种放寬限制 過渡時期像現在一樣限制堂食人數和群聚人數,但會隨著接種率提高而逐步放寬。
【2】給疫苗接種者「特權」
對已接種者採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每個人都接種,將允許較大型的活動或聚會。
讓已接種者較自由地旅行,取決於他所到訪的國家,(回國時)可能縮短隔離期或居家隔離,或完全無須居家隔離。
(跟早前衛生部長王乙康的發言一致)
【3】逐步開放邊境 不僅僅讓新加坡人出國及回國,也會讓世界各地人士來新加坡。

(圖源:海峽時報)
配合黃循財宣布的新常態過渡方向,前天衛生部也改變通報每日病例的格式。
新格式包括
每天的病例數字
疫情趨勢
感染群
疫苗接種進展
重症病人人數等

報告會有更多圖表趨勢 (圖源:MOH)
新格式取消
新病例的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
如何感染的詳情
病例到訪的地點

不再有帶編號的確診者個人信息 (圖源:MOH)
最大的改變就是,我們以後從衛生部的每日通報上,不能再了解到確診者的詳細信息,只能了解宏觀的趨勢。
這一舉動讓人感覺新加坡確實在弱化個體病例的情況、傳播鏈……
想起前幾天,新加坡跨部門聯合抗疫小組三巨頭黃循財、顏金勇、王乙康聯名寫了一篇名為《跟新冠病毒共處,正常生活》的文章。

(圖源:海峽時報)
文中寫道因為新冠 ——
「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新冠病毒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地方流行病。」

來源:biospectrum asia
所以,必須把新冠當成「大號流感」——
「我們沒辦法根除新冠病毒,但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威脅性更小的疾病,就跟流感、手足口病或水痘一樣。」
「大家可以繼續生活。」
與之相處的方式就是「發現新病例,但不用大規模追蹤跟隔離密接者」。
也就是說,不用再每天盯著病例感染人數,而是關注得病後的情況,這跟前天衛生報告改變格式是一個意思。

(圖源:CNN)
新加坡雖然看起來很佛,不過在一些別的方面還比較積極。
比如積極補貨疫苗,加快接種。
王乙康說目前新加坡80%的12-39歲居民已經接種或者預約第一劑新冠疫苗。

再比如新藥物和疫苗採購方面, 即將大規模採購一款單克隆抗體藥物Sotrovimab,去治療新冠輕中症。

(圖源:海峽時報)
年底新加坡也將會到貨一款新的蛋白重組疫苗NOVAVAX,媒體認為是用於疫苗補打。

所以,新加坡到底是不是「佛系抗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