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國際諮詢小組提出建議助發展可持續航空

(圖:iStock)
新加坡民航局成立的國際諮詢小組建議樟宜機場開設將廢棄物轉換成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設施,以及在飛機跑道增設太陽能板,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諮詢小組經過半年的討論後,完成提案中15項建議中的兩個。小組也建議通過政策與管理、業內發展、基礎設施策劃和供應,以及勞動力轉型這四方面落實建議。
諮詢小組針對機場、航空公司和航空交通管理三方面提出建議。
除了增設太陽能板為機場運作供電外,小組也建議當局通過數碼方式模擬實際運作,搜集各方面的數據,預測能源消耗,以制定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案。
今年2月,民航局、新航和淡馬錫控股也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試點計劃,在新航航班上使用食用油和廢棄動物脂肪製成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預計這項計劃將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500公噸。
不過,目前這類燃料比一般航空燃料要貴上三到五倍,為鼓勵更多製造商供應這類燃料,小組也建議設立一個新加坡/東協企業購買團,鼓勵更多業者使用這類燃料。
在航空交通管理方面,小組建議當局探討如何減少長途航班使用的燃料和碳排放量。

小組主席張道昌教授。(圖:陸佳麗)
小組主席張道昌教授表示,要落實這些建議需要各界合作。
「因為新加坡本身是無法單獨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需要跟國際,各個國家的民航局,還有航空、飛機公司等等,都要一起來合作。」
民航局和交通部將針對提案中的建議,制定一個可持續的航空樞紐發展藍圖,藍圖將設定2030和2050年的目標,以及如何達成這些目標。藍圖預計明年公布。
當局也和紐西蘭達成協議,推展綠色旅遊走廊,並希望我國能為國際可持續航空發展提供實驗平台,推廣可持續航空發展和綠色旅遊的概念。
其他建議包括,減少冷氣系統的碳足跡,以改善機場建築的能源效率,目前,冷氣占了所有搭客大廈耗電量的六成。第五搭客大廈的設計也將考慮使用其他降溫方式或科技,以及改建現有的搭客大廈,從而取得最大的節能效果。
諮詢小組也建議當局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以及將機場的2000到3000輛空側車輛改為使用電力、氫氣或生物燃料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