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土生文化館

2018年11月08日   •   3萬次閱讀

博物館之旅的第二站,是嚮往已久的土生文化館,土生華人,也叫峇峇(巴巴)娘惹,去年在馬六甲,曾經去過一個私人府第改造的博物館,感覺相當過癮。新加坡土生文化館的門票是10塊新幣,多次路過,沒有進去看,在一個很少被收門票的地方,心裡就覺得10塊,貴。。。總能趕上不要錢的時候,於是,我等!

土生文化館是一棟三層樓的白色建築,歐式和中式的混合風格,看起來非常純凈柔,這裡原是道南學校的校舍,道南學校和土生華人源遠流長,它的兩位創辦人,陳篤生和黃仲涵都是土生華人。

展覽的第一部分,介紹什麼是土生華人。我們是誰?誰是我們?最為博物館的開篇,我也再來轉述一次,土生華人是指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朝後裔,他們和當地人通婚,後代男性稱為峇峇(巴巴),女性稱為娘惹。這些峇峇人,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不過現在如果一個華人與馬來人的混血後代,已經不是峇峇娘惹了,有句俗語叫「三代成峇」,土生華人,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

館內展示了土生華人的陶瓷、服裝、塔形盤、金吊籃、珠繡等文物,這些物品帶出了土生文化的淵源、婚姻、娘惹服飾、宗教信仰、公共活動、飲食文化與節慶等。配合先進的博物館技術,讓我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珠繡,娘惹不會珠繡,是絕對嫁不出去的

金吊籃,塔形盤,製作異常精美

出嫁時的首飾

結婚證書

峇峇娘惹家庭的日常擺設

各種家具

廚房,是一家之核心

土生化人喜歡用瓷器,他們的瓷器已經從中式演變為加入馬來鮮明特色的花紋,其中最喜歡的一種瓷器就是這個福建話叫kamching的有蓋器皿,就是「感情」的意思。最初是因為在婚禮上,裝紅白湯圓,由新郎帶帶新娘家,新娘拿出一部分,剩下的再帶回婆家,表示感情永遠甜蜜。後來它的用途廣泛,即用來在呈現各種美食,也用來裝日常飲用的水,規格從小到大,非常多。

在峇峇娘惹的飲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就是長桌宴(Tok Panjang),Tok是福建話桌子,Panjang是馬來語,長。在大家族裡,逢年過節或是特殊的日子,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長桌宴,長桌宴顧名思義,就是賓主各坐在長長的桌子兩邊,最早的起源是婚禮,從供奉祖先的神桌直接連下來的長桌,新娘坐在最尾,意思是添丁進口。這部分的展覽,配合一家人在舉辦長桌宴的背景聲音,有賓朋高談闊論,有音樂聲,有腳步聲,有觥籌交錯聲,我站在玻璃外,眼前仿佛出現了當年的勝景。

長桌宴上的餐具根據大小和形狀不同,各自的功能也不同,裝什麼菜式,都有嚴格的規定,這應該是融合了西餐中對餐具的使用方式。

長桌兩側,各有一個小桌,用來擺放甜品,客人用過正餐後,自己來取用甜點。

葬禮儀式

中西融合的土生華人,一個供上帝,一個供關帝

美麗的娘惹裝(Kebaya),也是土生文化的一個亮點,它經歷了華人服飾與馬來服飾的融合,還有對西式服裝的借鑑,形成了現在這五顏六色的娘惹裝。

博物館門口的雕像叫《博物館的參觀者:傳承歷史》,是新加坡雕塑家陳連山的作品,2年前曾經帶小象在這裡拍照,這次重拍,兩張照片放在一起,當初和小妹妹一樣高,現在高了小妹妹很多,土生文化館之旅,開心結束

地址:39 Armenian Street, Singapore 179941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