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rie Hearts@Charlton連續三年獲得新加坡衛浴協會頒發的康樂公廁認證。該學府的師長們都會傳授孩子們正確的衛生知識,例如正確洗手步驟。(陳福洲攝)
新加坡衛浴文化協會與幼兒培育署合作試行新計劃,採用新推出的康樂公廁學前教育師長指南,並讓教師參與一日工作坊,學習如何有效地以趣味方式給幼童傳授衛浴知識。
上述計劃上個月起試行,估計今年會為10家學前教育中心教師舉辦工作坊,明年料有另外15家中心的教師參與。
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費紹爾博士昨天(8月23日)在位於爵敦巷的Cherie Hearts@Charlton,為上述指南及專為幼童新推出的康樂公廁學前教育幼童冊子主持發布會。
新加坡衛浴協會執行董事許洪錦昨天與媒體分享上述計劃細節時說,和幼培署合作主要是為培訓學前教育老師以不同項目教育孩子有效的衛生知識與習慣。
這些項目包括教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檢測廁所清潔、製作教導衛浴知識的海報等。教師也可以鼓勵孩子們做點事向清潔工人表達心意。
許洪錦說:「協會之前有為教師提供相關訓練,但屬於短期的,不像這個計劃那麼具結構性。」
上述計劃是獲得幼培署創新項目津貼的創新指導計劃之一。創新指導計劃必須以社區為本,旨在讓學前教育中心探討創新點子與方法,以提升學童的學習體驗,也提倡社群互動。
像新加坡衛浴協會這類參與計劃的社區夥伴會為學前教育中心提供培訓,讓教師掌握所需技能來為孩子們辦創新活動。
除了教導教師衛浴知識,新加坡衛浴協會也透露,協會自2015年推出康樂公廁學前計劃以來,已和超過100家學前教育學府接洽,讓他們明白保持廁所衛生清潔的重要。協會成立至今已有20年。
Cherie Hearts@Charlton學童許峻愷(5歲)的母親郭儀微(32歲,客戶服務經理)就已發現兒子在衛生習慣上的改變。
郭儀微說:「兒子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而且還會邊洗邊唱『再見細菌』,把學到的每一個洗手步驟用在日常生活中。兒子還會跟我分享衛生常識。我們之後應該也會學唱這些歌,和他一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