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地遊走在人生舞台的張岳成

2024年06月12日   •   2052次閱讀

當我問在廣播劇、電視劇、話劇、潮劇之間遊走數十年的張岳成貴庚時,他哈哈一笑:「還沒有到古稀之年,68歲而已。」足見他是個樂天、達觀的人。

1955年,張岳成出生在新加坡的一個小康之家,排行老二,有一個姐姐。他和姐姐的年齡相差甚遠,在他八歲的時候,姐姐就結婚了。童年,應該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但對張岳成來說,小時候最害怕寫的作文卻是《我的童年》。在他的記憶里,童年既沒有和小夥伴們一起隨心所欲地去田間捉蚱蜢喂青蛙,也沒有和同伴們一起拿小石子在水裡打水漂。陪伴他的,只是自己的影子。影子與他一起看白雲、聽風吹、聞花香,無形中導致他成了一個內向的孩子。然而,在他大約八、九歲時,爸爸帶他去看潮州大戲,一切都改變了。

潮劇改變孤獨的性格

舞台上悅耳動聽的潮曲潮樂、演員們俊美的舞台扮相、艷麗的戲曲服裝,深深吸引著他。從此,張岳成沉醉在潮劇的世界裡:唱做念打,能詮釋喜怒哀樂;生旦凈丑,能演繹人生百態。幼小的張岳成雖然對潮州大戲的唱詞滿頭霧水,但也看得渾然忘我。台上水袖、刀槍、翎子、髯口;樂隊的潮州弦詩樂和大鑼大鼓,讓他在台下如痴如醉。多少個獨處的時光,他時而拿起浴巾捲成小球,然後一甩,學起伶人拋水袖,時而偷偷模仿武生舞刀弄槍,玩得不亦樂乎。在爸爸的陪同下,他觀看過的潮州大戲不計其數:到大華戲院、金華戲院和東方戲院看的《蘇六娘》《陳三五娘》《告親夫》…… 這些傳統戲劇給了他溫暖和快樂,讓他不再孤寂。

從小學到高二,張岳成從端蒙學校到端蒙中學,一直在這間潮籍人士創立於1906年的學校念書。他開始隨機應變地創造自己的學生生涯:參加了舞蹈班又參加戲劇班。當時他與同學林仰忠都是戲劇班的發燒友。但後來因為校方擔心戲劇團體朝著激進的方向發展,停止了這項活動。正在他念高一,苦於無戲可演的時候,麗的呼聲招收潮語廣播話劇員,他又隨機應變前去報名,隨即被錄取。「那是1971年,我加入潮語廣播話劇組後,在佘興銘、林漢煜的指導下,學會了通過不同的聲音,演繹不同角色。由於年輕,他們分配給我的角色是小生。」麗的呼聲1972年在麗的呼聲大禮堂公演、兩年後在國家劇場公演,張岳成都曾亮麗登場,這是他的戲劇生涯絢麗的一頁。

▲1972年,張岳成與謝芝炫參加潮語話劇歌晚會

那個年頭,藝聯劇團非常活躍,也把不少舞台劇搬上電視。張岳成的第一部電視劇是《還我河山》。藝聯劇團1972年推出了新加坡劇作《獨幕劇晚會》以及《人約黃昏》《罪根》和《第二街》。張岳成在林明洲的《罪根》里挑起大梁,藝聯劇團前輩周立良(已故)曾經這樣評價:「岳成在排練場上一絲不苟,才有台上人物演繹的細膩。」

從文工團到廣播電視台

▲1974年,張岳成在《槐蔭別》中飾演董永

1974年國民服役期間,他被派到新加坡武裝部隊文工團,令他喜出望外。文工團當時是提高士兵士氣的一種宣傳工具,除了通過歌曲、戲劇和舞蹈供消遣娛樂民眾,也藉此宣傳國民教育。每場演出,團員要負責將所需的音響系統、服裝、道具、燈光和樂器裝上車,運到即將進行表演的軍營,接著進行「裝台」。表演結束後,他們還需將所帶來的各種器具再裝車,等這一系列的體力活做完,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踏上回家路。但是岳成特別享受那段日子,不僅跑遍所有的軍營,還有機會不斷在唱歌、跳舞和話劇等活動中鍛鍊。就是那兩年半的時光,為他從事演藝事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張岳成在1980年參加了新加坡廣播電視台廣播署(後改組為「新加坡廣播局」,簡稱 「新廣」,為「新傳媒」前身)。他是第一屆演員訓練班成員,機遇,讓他再次回歸演藝事業。他參演的劇目如《兒童單元劇系列2——小園丁》《春風得意》等,很受歡迎。「其實,只要劇中角色有得發揮,我不介意跑龍套。」後來,他又調任綜藝節目主持人,負責過八十年代家喻戶曉的綜藝節目「繽紛八三」。他也參與了綜藝節目中穿插的短劇表演,讓他感到很有滿足感。期間,配合「講華語運動」,新廣推出一系列教育節目「大家說華語」,字正腔圓的張岳成被選為演出那些短劇的演員,讓他過足戲癮。他在電視台工作至1991為止。

在藝聯劇團主演中外名劇

比起電視劇和電影,張岳成更愛話劇。「比起電視劇電影這種能重拍數次直至令人滿意的製作,演話劇挑戰性更強。它容不得你重新來過,考驗一個演員的臨場對應功力。我喜歡更有挑戰性的話劇。」

與其說張岳成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不如說他有話劇緣:趕上八十年代初周立良前輩、郭樂群團長、蔡曙鵬藝術顧問,通力合作把藝聯劇團推上一個新台階的時期。當時的藝聯沒有會所,在亨德申國會議員黎達材的支持下,在亨德申聯絡所安身。它不僅和紅山圖書館合作辦《品戲茶座》系列,邀請戲劇名家講課,也辦了一個由王鼎昌文化部長主持開幕禮的《莎士比亞戲劇展》。另外,藝聯劇團也排演了一系列的中外名劇,以戲帶功。它展開與朱承安創立的新聲音樂協會、楊培賢領導的華樂團等的跨界合作,培養了大批新人,例如謝芝炫、董明思、蘇啟賢、張華珉、郭德成、陸麗雲、鄒勇輝、張景盛等等。

藝聯劇團參與了幾個文化部主辦的戲劇節,由蔡曙鵬導演的大戲,讓張岳成拓寬了他的戲路和藝術視野。

1983年在維多利亞上演新加坡第一部華語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張岳成飾演普洛斯彼羅公爵,謝芝炫飾演公爵之女。「這部戲的演繹,形式上富有創意,導演和燈光很特別,服裝設計也別出心裁。劇團特邀畫家鍾谷瑤負責舞台設計。他以長長的藤條作為設計不同場景的工具,掛成不同的圖形,時而像一條大船,時而像荒島上樹林,簡潔的設計中美感滿滿,使得整個場景美輪美奐。並有樂隊現場伴奏,女高音錢鳳鳴助陣。是劇壇一場盛事。」

繼《暴風雨》過後,岳成又參加了蔡曙鵬改編自韓玉珍的長篇敘事詩《茉莉公主》。「我有幸參加這部以印尼爪哇古典劇(wayang wong)形式演出。我扮演首相馬查加衣,謝芝炫飾演茉莉公主。這部作品形式新穎,劇力萬鈞,演出時好評如潮,在1984年戲劇節里獲得『最佳演出獎』。後來藝聯劇團也將《茉莉公主》帶到中國與韓國演出,並獲得山東國際小劇場話劇展頒發的『優秀劇目』獎。」

▲1988年,在《王昭君》中飾演單于的張岳成與飾演漢王的葉建毅(左)

1985年以《虎符》參加文化部主辦的新加坡戲劇節,於8月28日至29日假維多利亞劇院盛大演出,此劇由已故華樂指揮家楊培賢指揮華樂團,朱承安指揮30人合唱團,又完成了一次跨界合作。1988年,藝聯劇團決定再次演出古裝大戲,選了曹禺的《王昭君》,特別有意思的是《王昭君》的演出得到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大力支持。蔡曙鵬導演為《王昭君》的演出,到北京拜訪了曹禺和時任北京人藝的副院長蘇民。曹禺前輩二話不說為演出特刊題字,蘇民副院長聽完來意後,不假思索答應借服裝給藝聯劇團,為新、中戲劇交流留下一段佳話。《王昭君》既有老將,如飾演單于的張岳成、飾演如姬的謝芝炫,也啟用新人如飾演太妃的黃惠玲、平原君夫人AB角的譚德婷、林翠玉等等。張岳成因多次與蔡曙鵬導演的合作機緣,自然已熟悉導演基於熱心話劇民族化的研究、探索、實驗而創造出來的工作方式與要求。他與導演默契十足,能精準而完美的詮釋出導演所有期待,得到了導演和觀眾的肯定。

1990年,新加坡華語戲劇團體聯合會參加新加坡藝術節的劇目《釵頭鳳》,經過中國北京中央戲劇學院馬惠田面試,張岳成被選上了,飾演趙士程。「雖然有時被馬導演叼台詞叼形體叼得很痛苦,但我獲益良多。他再三提醒我們,演好一齣戲,就要『真看真聽真思考』,要把自己設身處地放在那個場合和那個遭遇,要把整個人帶進去戲裡面。在開始排戲的時候,我會先靜下來想戲裡的東西,我不會臨時隨便擠出一個情緒來敷衍了事,會真看真聽真思考。」

除了作為一名出色的話劇演員,張岳成也有多方面的嘗試。1987年,藝聯劇團排演《原野》,他負責音響和道具,非常盡責,把工作做得很好。1985年至1990年期間,他參與了潮劇聯誼社多部大型潮劇的演出,例如《馬娘娘》《秦香蓮》《袁崇煥》《換偶記》等等,向潮劇界精英如楊蕙敏、楊秀欽學習了他們的敬業樂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想不到兒時陪伴我度過寂寞歲月的潮劇,竟成為我演藝生涯一段額外的美好時光。我也要感謝潮劇聯誼社邀請來自廣東潮劇院的導演林鴻飛,他讓我了解潮劇的藝術特色和戲曲塑造人物的手法。」

跨界的合作與交流

▲張岳成擔任湘靈音樂社《別把琵琶豎著彈》男主角

「我很榮幸受邀參加湘靈音樂社,與年輕話劇工作者將南音、梨園戲與話劇嫁接,創作出《別把琵琶豎著彈》和《風打梨》等嫁接話劇。」張岳成當時在導演臨時換演員的情況下,接下了挑戰,擔任貫穿全劇的男主角。在短短的兩個星期內,他把《別把琵琶豎著彈》中的男角,演繹得活靈活現。在藝聯劇團時,他也曾擔任導演,把喜劇《荷珠新配》和《二月廿九》帶到韓國參加當地的戲劇節。「每一部劇作的跨文化傳播和闡釋,都具有跨越性的文化現象。觀眾不一定懂得華語,但可以感受外來戲劇的樣式和劇中人的悲歡。在各種戲劇節里,看到不同國家的劇團講述故事的方式與特點,我都很珍視每一次交流機會。」

▲張岳成在《家》飾演高老太爺

我問他:戲劇除了讓他學會觀察生活、品味人生外,還給了他什麼?張岳成說:「面對突發事件時的從容鎮定吧。比如在演出中,腦袋瞬間一片空白,我知道此刻必須保持鎮定,才能找出應對的台詞。還有隨機應變的合作。比如,表演中覺察到不對勁時,對方的一句話就可以幫你把記憶勾起來。我記得曾經和兆錦演《日出》的時候,我飾演一名僕人和他一起逛茶樓。到茶樓時,另一名該出場的演員卻沒有及時出場,我們就隨機應變地聊著,暗示著演員出場。演出中出現的意外若能挽救,小到救戲,大到救場,是一件頗有滿足感的事情。」我想,「從容鎮定」和「隨機應變」,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2017年4月,在藝聯劇團傾力打造的《天堂、人間、情》中客串演出一個小角色後,張岳成正式告別演藝生涯,開始退休生活。退休後的張岳成,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隨機應變」:每天堅持鍛鍊身體,打打太極,看看電影,還與妻子相伴到處周遊列國,單在今年就已去過越南、香港等國家。「在慢慢老去的路上,我們也要為自己好好地活一回:鎮定而從容地享受生活;隨機應變地遊走在人生的舞台。」

(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