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一中二的教學大綱中,新加坡教育部明確指出「學習新加坡的殖民歷史不僅是為了了解過去,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新加坡在現代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影響了今天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格局」。在中三中四階段。在初級學院階段,教學大綱提出,學習獨立初期東南亞各國和區域面臨的挑戰和採取的行動的現實意義是使學生理解該地區當下存在的重大區域問題的歷史根源和發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理解每個事件背後的複雜性的階段性。在課堂上,學生被鼓勵提出問題、進行辯論,並從歷史的角度審視這些事件的複雜性。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還能深入分析當代事件的歷史根源和影響。這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一種歷史意識,使他們能夠認識到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憶,而且是理解當下的關鍵。
2.4. 強調地區與全球的連接性
新加坡的歷史教育在中三之後著重強調與全球大趨勢的聯繫。這種教學模式不再將東南亞歷史孤立地作為研究對象,而是將其放置於世界歷史的廣闊背景中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將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放在全球範圍內理解,深入探討每個歷史事件的複雜性及其與全球趨勢的關係。
在中三和中四階段,學生在學習東南亞地區歷史事件,如二戰對東南亞的影響時,同時也會學習二戰的全球背景和影響。這種跨地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地區性事件在全球歷史背景下的意義。當探索東南亞的去殖民化過程時,學生也會從世界歷史的角度分析冷戰對西方國家對待殖民地政權態度的影響,以及這些大國如何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了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獨立和社會發展。
到了初級學院階段,教學內容進一步拓展,學生在學習東南亞經濟發展史的同時,也會探討全球經濟的重大事件,如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崩潰,1971年的石油危機等,使學生學生能夠同時了解全球經濟事件如何影響該地區。同時,在學習東協的建立和發展時,學生會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冷戰進展並行學習,如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以更好地理解東協成立初期東南亞地區面對的國際政治環境。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東南亞地區歷史的深刻理解,還促使他們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待歷史事件,理解地區內部動態及其在全球歷史中的位置。
試卷一:變化中的國際秩序 試卷二:獨立後的東南亞 1.冷戰的發展 1. 民族國家在獨立後的東南亞的形成 2.全球經濟的發展(1945-2000) 2.獨立後的東南亞經濟發展 3.國際衝突與合作 3. 區域衝突與合作

(來源:新加坡教育部初級學院教學大綱)
通過這種綜合地區和全球歷史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對該區域的深入了解,而且能夠將這些知識放在全球歷史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和理解。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歷史學科興趣,也培養了他們在全球化世界中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3.總結
總的來看,新加坡的國民中學歷史教育展現了對東南亞地區歷史的深入和系統性探索。對歷史教學的系統性、深度、與現實的關聯性的重視,以及與全球大趨勢的連接,新加坡的歷史教育不僅致力於讓學生掌握事實,更重要的是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原因和影響。這種教育方法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分析和理解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它們在全球歷史中的作用。通過這種教育,新加坡學生不僅學習到歷史知識,而且培養了全球視野,為他們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成為有見識的公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
1.新加坡教育部2023 中學歷史教學大綱:Humanities (His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llabuses for Upper Secondary Express Course and Normal (Academic) Course
2.新加坡教育部2022 初級學院歷史教學大綱,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Higher 2 (2022),History,(Syllabus 9752)
3.新加坡教育部中學課程體系:Secondary School System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https://www.moe.gov.sg/secondary
4.聯合早報:八成中學明年起全面落實科目編班制,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30301-1368083
5.新加坡眼:重磅!新加坡教育近50年最大改革,超顛覆,https://www.yan.sg/chaodianhugangei/
黃磊珂(牛津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