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5日訊)冠病疫情衝擊經濟,新加坡3月零售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3.3%,寫下自1998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其中,衣服鞋子銷售丶食品與酒類銷售下滑幅度都超過40%。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簡稱冠病)疫情蔓延全球,新加坡累計確診人數突破1萬9000人,居東南亞國家之冠。為遏止疫情擴大,新加坡4月7日至5月4日實施類封城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日前又宣布將阻斷措施延長至6月1日止。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道,根據新加坡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3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下滑13.3%,餐飲服務及大部份的消費項目都下跌。這是自1998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當時的零售銷售跌幅達16.9%。
然而,專家指出,由於實施阻斷措施的緣故,4月及5月的數據恐會更糟。
金英證券(Maybank Kim Eng)一名經濟學家指出,根據Google移動報告,與今年前兩2個月相比,3月至4月26日為止,民眾到零售業與娛樂場所的活動量大減70%。「4月和5月,我們可能會看到零售銷售下跌幅度超過20%。」
統計局公布的3月零售銷售數據指出,衣服鞋子的銷售減少41.6%,在各分類中降幅最大,食品及酒類的銷量也下滑41%。百貨業的銷售大減38.6%,手錶及珠寶業銷量也減少34.4%。統計局分析,這主要受到遊客減少的衝擊。另外,餐飲銷售減少23.7%。
另一方面,超市與大型量販店銷售大增35.9%;統計局指出,這是由於疫情期間,大部份民眾都待在家,致使必需品的採買需求增加。家具與家用設備,以及電腦及電信產品的銷售也上升。
隨著民眾在家時間變多,網路銷售也隨之增加,3月網路銷售占總零售銷售的8.5%;網路銷售中,占比最多的是電腦和電信設備。
(中央社·譯者:侯姿瑩/核稿:林治平)
文章來源 : 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