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老少皆宜,又要是戶外運動,我最推薦的就是放風箏!
你只需要的是一個風箏,剩下的是「等風來」。新加坡最適合放風箏的地方就是——Marina Barrage。

孩子嚷嚷著要去放風箏,我在10月已經策劃了一期「放飛夢想——親子DIY風箏活動「,有80多人參加活動。
還有一些粉絲看到朋友圈後,很想參加,那麼11月我們繼續約」繪「吧!

11月17日(周日)親子活動

活動流程

-專業中文導遊帶領參觀永續展覽館
-戲劇老師分享環保和風箏的故事
-親子DIY風箏
-集體放風箏

流程1:參觀新加坡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




濱海堤壩橫貫濱海水道河口,是新加坡第十五大水庫,也是首個建在市中心的水庫。濱海堤壩匯水區面積1萬畝,相當於新加坡總面積的六分一。



流程2:參觀永續展覽館(Sustainable Singapore Gallery)


全程有中文講解,讓家長和孩子都能明白新加坡水資源的稀缺,以及如何保護我們的水源!走一圈下來,家長都受益頗多。

新加坡水故事
新加坡的淡水資源是非常稀缺的,政府想盡一切辦法收集水、處理水,讓居民能夠喝上健康的水,不容易啊~


這個圓盤裡面是新加坡最老的樹,也就是5新幣後面那顆樹啦!


The Recycling Twist(回收物創作品)

這些是新加坡小學生用垃圾做成的藝術作品,來看看我們生活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體驗綠色出行
這裡有一個螢幕遊戲,倡導大家綠色出行。儘量少開車,多使用環保工具!

孩子都想騎上去體驗一把~


Semakau Landfill實馬高垃圾填埋場模型
新加坡的垃圾島的模型在此,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新加坡垃圾島的文章。這個島很快也要被填滿了,人類確實產生的垃圾速度太快了。

孩子們很認真聽講解員分析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


結束裡面的遊覽,我們來到濱海堤壩模型集合。
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三大好處,物盡其用
根據講解員的介紹,我們了解了眼前所見美景對於新加坡國計民生有著何種重大意義。這裡不僅是新加坡首個建在市中心的水庫,還發揮著三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提供水源(water supply)
Marina Barrage是一座橫跨350米寬的濱海海峽大壩,用於分隔淡水與海水,創造了新加坡市中心的第15個水庫。該區域的水是新加坡的四個水龍頭之一,其他三個分別為進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水。

2. 防洪(flood control)

Marina Barrage使城市免受潮汐影響
Marina Barrage使城市免受潮汐影響。同時在堤壩上設有九個門,在大雨期間,大壩上的閘門將會被激活打開,將多餘的雨水釋放到海中。堤壩設有九個門大雨期間,將多餘淡水釋放入大海。
3. 休閒娛樂(Lifestyle Attaction)
堤壩水位不受海水潮汐的影響,基本維持不變,因此是很多水上活動的理想場所,比如劃獨木舟,放風箏等。


流程4:繪本故事分享匯
我們邀請了戲劇專業的金旌老師給小朋友分享繪本故事。金旌老師擁有英國威爾斯大學音樂戲劇學院榮譽學士學位,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戲劇系本科。曾在南洋小學,南華小學等多所本地小學指導戲劇及華文教育,她也是星衢童閱家族成員哦~

我們會分享:環保的故事、風箏的故事,具體現場,老師會給大家驚喜和遊戲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