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籠罩下新加坡366天的50個瞬間

2021年01月24日   •   1萬次閱讀

考慮到境外輸入病例可能造成的社區感染,新加坡政府宣布,從3月23日起,原則上暫停所有短期旅客入境;本國公民、永久居民不受此限。

有特殊需要的極少數外國人,如長期在新加坡看病的,或是需要入境照顧在新加坡的親屬的,可以破例安排。

21. 關閉所有娛樂場所

政府宣布,為了降低冠病傳染風險,從3月27日起,所有酒吧和娛樂場所如夜店、迪斯科、電影院、劇院和卡拉OK場所關閉,所有補習中心和增益課程中心暫停營業,其他公共場所如商場和博物館仍可允許營業,但業者須確保每16平方米的空間不可以有超過一人。

22. 境外輸入病例引爆本地疫情

3月初,歐美、東南亞多國疫情惡化,新加坡有不少公民和永久居民在這些國家出差和短暫旅遊,在當地受到感染,3月中旬陸續回到新加坡,出現症狀之後確診;同時,也有不少外國人湧入新加坡,加上居家隔離的措施不嚴,境外輸入病例引發大感染群,引爆本地社區疫情。

例如第192例(32歲美國籍男子)3月9日從美國飛到新加坡,次日曾到過Hero’s Bar音樂和體育酒吧,11日出現症狀,並於13日確診。他引發了Hero’s Bar感染群(共8人)、杜佛路多佛國際學校感染群(8人)和新加坡板球俱樂部感染群(5人),其中多數為英國人。

從下圖清晰可見,境外輸入病例出現峰值之後,本地社區病例峰值隨著出現。

23. 新加坡「半封城」

4月3日下午4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過電視直播講話,宣布從4月7日採取名為「斷路器」的病毒阻斷措施,暫定5月4日結束。措施包括:關閉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所有學生實行居家遠程學習、禁止堂食、只有購買必需品、看病、健身可以出門等等。

在致辭中,李顯龍說,世衛組織建議只有病人才戴口罩,新加坡之前一直遵守這個建議。但是,本地疫情已經惡化,加上無症狀傳播,現在鼓勵人們戴口罩。政府下周起會給人們派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手術口罩保留給前線醫護人員使用,無論有戴口罩與否,都要勤洗手和保持安全距離。

到了4月21日,「斷路器」阻斷措施推出「加強版」,增加了一些限制,包括菜市場實行按身份證尾號單雙數進場,並延長至6月1日。

後來, 「斷路器」 6月1日進入第一階段解封,6月19日進入第二階段解封,陸續鬆綁,包括開放5人以內堂食。

24. 李顯龍的魔法水杯

李顯龍在電視直播時,先後用馬來語、漢語、英語演講,在不同語種的每段演講之間,舉起杯子喝水。

許多人苦中作樂,戲稱「李顯龍好像有個魔法杯,裡面裝著神奇水,喝一口就能英語、華語、馬來語自由切換!」

25. 火速通過《冠病臨時措施法》

4月8日,新加坡國會一口氣進行三讀,火速通過《冠病臨時措施法令》,授權部長制定一系列新條規,給新加坡防疫措施提供法律依據,包括從4月7日開始實施的4周「斷路器」系列措施及日後可能的加強版。從提出法案到三讀通過,只用了一天時間,足以見得在嚴峻疫情下,本次立法之迫切。法律是治國的基礎,無律法,無以治國。

即便面對嚴峻疫情,政府的管制行為仍須有法律依據,否則很容易涉嫌違憲。例如:有了這個法令之後,衛生部在必要時可關閉場所、限制行動與聚會等;衛生部也可任命包括警員、公務員和衛生部人員在內的執法人員,針對違例個人、商家或機構採取行動。

26. 強制戴口罩

4月14日,主持抗疫工作的聯合組長之一的黃循財部長宣布,由於政府已給全民分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從即日起,強制出門戴口罩,兩歲以下的幼童和在戶外進行激烈運動者除外。

4月16日,有近50人因外出不戴口罩被罰款,另有約150人因沒有保持安全距離而被罰款。

5月16日傍晚6時左右,兩群外國人在羅拔申碼頭相聚喝酒聊天。第一組人是四名英國男子,第二組三人是一個奧地利人和兩個美國人。被控上法庭時,辯方律師指出,這四人並非相約外出喝酒,而是巧遇之後才決定一起喝。四人其實都有戴口罩,只是為了喝酒才把口罩拉下或脫掉。

法官判第一組四人各罰9000新幣,第二組三人各罰8000新幣。七人當中的六人工作證件已經被撤銷,永遠不能再來新加坡工作。

後記:6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指定建議,提出「在廣泛傳播地區,建議政府鼓勵一般公眾在發生廣泛傳播且難以保持身體距離的地方(如在公共運輸工具、商店或其他封閉或擁擠的環境中)戴口罩」等。】

27. 「患冠病不想活了」

4月23日,46歲的印度籍建築客工阿拉古在醫院跳樓自殺。

自2009年起,阿拉古就在新加坡建築工地打工。他4月19日確診冠病,住院期間,4月21日出現過頭疼,服藥之後好轉,沒有其他症狀,也沒有出現併發症,正逐漸康復。4月21日當天,阿拉古囑咐外甥,請他幫忙照顧家小,保證兩個孩子能受良好教育。

4月23日清晨,阿拉古從醫院跳樓不治。警方在他手機中發現當天0530時左右在廁所內自拍的視頻。他在視頻中說,聽到醫生說自己確診冠病之後,就不想活下去了。他說,這不關任何人的事,自己是在清醒的情況下拍下視頻。

經過調查,警方相信阿拉古是用一個鐵鉤將窗框撬開,抽出一片窗玻璃之後,鑽過窗口空隙從病房墜樓。

28. 一百零二歲人瑞病癒

5月1日,一百零二歲人瑞Yap Lap Hong住院長達一個月後,病癒出院。她是新加坡最年長的新冠康復者。

29. 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個口罩

5月5日,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隻口罩,其中50萬為醫用口罩,10萬為KN95口罩。這批口罩將撥入新加坡國家儲備。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在衛生部接受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代表中國政府送來的口罩。

藍彬明說:「中國政府捐贈口罩,協助我國抗疫防疫,我代表新加坡政府向中國政府表示由衷謝意。」他接著說,在全球抗疫上,國際合作至關緊要,「新中兩國在各個層面在冠病防疫上一直有密切的合作,我對此感到欣慰。」

30. 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新浪5月16日顯示,當天「全球新冠疫情嚴重指數」最高的是新加坡。

人口密度和確診人口占比是新浪疫情指數公式的一部分。由於新加坡面積小,而人口密度高,所以計算出來的指數很高。根據這個指數,新加坡的指數為37261.22,比美國的32462.54和英國的28941.83還高出一截。

31. 新加坡經濟預測萎縮4%至7%

5月26日,新加坡貿易工業部發布文告,預測2020年新加坡經濟將萎縮4%至7%。

貿工部文告說,全球經濟前景極不明朗,尤其美國和歐元區可能爆發一輪輪的疫情,進一步打擊經濟活動。如果病例暴增,這些經濟體再次被迫封城禁足,它們的經濟萎縮會更為嚴重,加上全球金融市場或進一步動盪等因素,對全球經濟將造成惡性影響,新加坡經濟前景因而惡化。

在亞洲,由於封城和各種阻斷措施,中國大陸經濟增長預計將大幅降速,人們謹慎消費,由於全球需求降低,中國大陸出口將受影響;在東南亞方面,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經濟也會因國內外市場疲軟而受到影響。

文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失業率為2.4%,流失19500個就業崗。相比之下,2019年第四季度則創造了21500個就業崗位。可見經濟與民生形勢之嚴峻。

32.啟動解封第一階段 所有學校全面複課

6月1日,新加坡啟動解封第一階段。 從6月2日開始,新加坡所有學校重開。在首階段,僅有小六、中四和中五畢業班學生恢復每日返校上課,其餘年級則採取每周輪流返校制度。所有學生和教職員須戴口罩。校方強調會採取更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在校門口測量體溫,確保學生健康、固定學生的座位、確保公共區域的清潔等。

從6月29日開始,所有學校全面複課,所有學生正常每天到校上課。

33. 新加坡、中國啟動快捷通道

6月,新加坡、中國啟動快捷通道,為有需要的商務和公務人員,開通往返新加坡以及上海、天津、重慶、江蘇、浙江和廣東這六個省市的「快捷通道」。中國成為首個與新加坡通過「快捷通道」政策恢復國際旅行的國家。

6月12日上午,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在使館領事服務大廳舉辦中新「快捷通道」簽證首發儀式。使館領事參贊邱元興為首位「快捷通道」簽證申請人頒發籤證。

在「中新快捷通道」之後,新加坡陸續與馬來西亞、汶萊、韓國、日本、印尼等落實類似安排。

34.人均撥款近8萬人民幣

6月16日,哈莉瑪總統簽字批准補充撥款法案,第四個抗疫預算案正式生效。至此,新加坡政府2020年推出四個抗疫財政預算案,總撥款929億新幣(約4535億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9.2%。高達八成的總撥款將用於支持企業和員工。 按新加坡570萬人口計算,人均撥款為16300新幣(約79500人民幣)。四次特別撥款使得2020財政年的財政赤字高達743億新幣,或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5.4%。

35. 啟動解封第二階段 開放堂食五人為限

6月19日開始啟動解封第二階段,大部分活動恢復,但公眾仍得遵守安全措施,包括保持至少一米安全距離,或在群聚時以五人為限。公眾可探訪親友,但每戶家庭一次可接見的訪客人數限制在五人。開放堂食,以五人為限。美容服務和博彩投注獲准恢復;運動設施、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也將開放。僱主仍應儘可能讓員工居家辦公。

36. 染疫客工喜當爹

6月26日,40歲孟加拉籍客工拉朱(第42例)康復出院。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9234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