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之子李鴻毅一身「IT男」打扮做公開演講。(沈澤瑋攝/曾慶祥製圖)
他有穿拖鞋嗎?
沒有。
李顯龍和何晶的兒子李鴻毅昨天在一項公開活動上發表主題演講,穿著比過去正式很多,至少收起了拖鞋。

左圖是網絡之前流傳李鴻毅穿拖鞋發表演講的照片。在昨天一場工業4.0暨服務業4.0大會的論壇上,李鴻毅沒有露腳趾了。(曾慶祥製圖)
把李鴻毅在兩個不同場合的照片擺在一起,不難發現這位「IT男」好像和紅螞蟻一樣,衣櫃里沒有多少件衣服可以替換,要不然就是同個款式同個顏色的衣服買了一打。
一件黑色T恤、一條深色休閒褲、一雙運動鞋遮腳趾。頭髮有梳,臉上有鬍渣,背著一個雙肩包,標準「IT男」打扮。不認識他的人,可能會以為是哪一位大學生來聽講座。

背著一個雙肩包像不像大學生?(沈澤瑋攝)
黃志明:武裝部隊早有無人機
這場關於科技如何影響中小企業的講座陣容相當強大。請到兩位部長,早上是總理公署部長、職總秘書長黃志明坐鎮,下午是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壓軸。一個是開過戰鬥機的前三軍總長、一個是結腸直腸外科醫生。

黃志明呼籲老闆們把科技當朋友。(沈澤瑋攝)
黃志明呼籲老闆們把科技當朋友,這位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的部長還說,當年空軍已經有無人駕駛飛機了,起飛降落都無需人為干預,科技幫武裝部隊減輕不少人手壓力。
許寶琨:企業「看診」不能先問醫生有什麼藥,要先知道自己哪裡痛
許寶琨更厲害,他從醫生的角度告訴老闆們,不要問政府可以給什麼津貼,企業自己要先問問自己需要什麼。他生動地說:「你去看醫生,總不能先問醫生有什麼藥可以開。是醫生要先問,你哪裡痛……你也不會一走進藥房,就買下一堆藥對嗎?人是不可以亂吃藥的。」

許寶琨將政府津貼比喻為藥品,告訴中小企業老闆,藥不是吃越多越好,津貼不是拿越多越好,關鍵是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沈澤瑋攝)
許寶琨接著用藥來比喻津貼說,企業老闆不要被政府的津貼搞亂,不是拿越多津貼越好,先問問自己需要什麼?餐館可以申請補貼去買下很多平板電腦,但如果運營程序不變,這些高科技產品就和紙板餐牌沒有兩樣。
昨天這場「工業4.0暨服務業4.0大會」由職總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和人力資本新加坡聯辦。為了幫中小企業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兩位部長算是拼了。但不管兩位講得多精彩,八卦的紅螞蟻和一些媒體朋友私下還是比較關注李鴻毅。
本地約六成車輛使用parking.sg
他以政府科技局(GovTech)政府數碼服務數據科學署副署長的身份發表主旨演講,主要講述他所率領的團隊如何成功做出parking.sg這個手機應用。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parking.sg,那你肯定比山龜還山龜。紅螞蟻用過很多次,真的很好用,先進入一段廣告時間,已經用過的parking.sg的蟻粉可以直接跳過下面這一段:
只要一機在手,不管你在新加坡的哪個角落停車,要停多久,全部都可以通過手機搞定。不用再像住在石器年代那樣,用手指去戳停車固本,一下擔心戳不夠會被開罰單,另一下又煩惱戳太多會給政府多賺錢,還搞得小紙屑散下車裡。在咖啡店裡喝咖啡聊天過了鍾,不需要滿頭大汗跑回車去戳固本,拿出手機按按幾下就可以延長停車時間了。
根據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今年2月在國會上回答議員質詢時透露的數據,自2017年10月推出以來,已有55萬輛車,也就是本地約六成車輛,通過parking.sg應用進行超過1500萬次停車。

parking.sg數碼停車應用讓用戶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支付停車費。(聯合早報)
身為parking.sg應用團隊的領導人,李鴻毅昨天在講座上向大家介紹了這個應用的前生今世。
「My name is Hong」 (我是一陣風?)
這位李家第三代開場的自我介紹很特別:
「Hi everyone,so my name is Hong.」
這好像是比較美國式的自我介紹方式?就一個單音字,方便外國人念,也比較容易記得。避開姓氏「李」,避開完整的名字「Hongyi」,也不像李家二代用最後一個字「Loong」、「Yang」稱呼彼此,更不是新加坡人常用的「Ah Hong」什麼的。
靠parking.sg「一曲走天涯」
不羅嗦,李鴻毅很快就帶大家進入一個「IT男」的工作世界,從製作樣板到推出一個成熟的手機應用軟體。這當中還包括提交建議書、說服別人接受建議,測試用戶體驗,以及最後可能要根據用戶反饋做調整。
如果在Youtube上看過李鴻毅在其他場合的演講,那你肯定覺得新意不多,基本上還是靠parking.sg成功史「一曲走天涯」。但李鴻毅的演講不會沉悶,因為他語速快、手勢多,動作大。

講著講著,動作突然變得有點大......(沈澤瑋攝)

......索性蹲下。(沈澤瑋攝)
蟻粉自己看看視頻:

(視頻截圖。請點擊原文觀看視頻。)(沈澤瑋攝)
這個視頻講的的是,
工程師要確保APP的功能越簡單越好。你可以花上好幾個月去做一個應用,但用戶每天用只用不過幾分鐘,你必須在30秒內就讓用戶知道怎麼用,一切越簡單越好,別想讓應用「無所不能」。(這個原理跟寫稿差不多,作者因為花很多時間看很多資料,所以就越寫越長,但結果海量信息反而無法讓讀者失掉閱讀的興趣。)
用最簡單的科技去解決問題
李鴻毅也提到關鍵一點:科技創新的重點是用最簡單的科技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展示你懂得人工智慧,說到底,科技只是一個工具,一切要為用戶設想。
另一個視頻:

(視頻截圖。請點擊原文觀看視頻。)(沈澤瑋攝)
這個視頻講的是parking.sg的工作團隊只有三個人,李鴻毅認為要創新並不需要動用幾百人,也不需要「整個政府」或舉國之力去做,專注在小問題並把它做好,時刻記住目標是什麼就對了。「小而精、小而美」還是能做出產品,這讓人丁單薄的紅螞蟻產生共鳴。
茶水間攔住部長推銷App
李鴻毅也透露創作過程的辛酸。做App不難,難的是要說服政府開發項目。為此,他還學記者那樣,在茶水間攔住部長推銷產品。部長看了樣板認為設計不錯,可以「找人做出來」,但後來因為資金和繁文縟節而耽擱進度。
最後是什麼人什麼事幫了大忙?是因為停車固本漲價和一位德士司機的話帶來轉機。停車固本從五角漲到六角,引起諸多不滿,很多人擔心舊固本無法使用要虧大了,當時有一名部長和一位德士司機談話,司機問部長:「為什麼你們不用應用程式?」 就因為這句話,parking.sg加快製作,幾個月後正式推出。
停多久、付多少
精打細算的紅螞蟻再說parking.sg的一個好:停多久、付多少,提早取車還可以拿回那些用不上的款額,不會白白給政府賺。
據《聯合早報》報道,負責社區事務署的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國家發展部開支預算時就透露,Parking.sg過去一年多幫駕車人士節省330萬元,因為近一半用戶的停車時間都提早結束。
看來,這位李家三代是懂得一點心理學,知道「退錢」功能會讓用戶小開心一下,即便也只是幾毛錢。果然,根據Advisory網站一篇文章的介紹,李鴻毅平時開車上下班,喜歡在車裡聽「有聲書」,內容廣泛,除了物理和電腦安全,也包括心理學。

後排中間那位就是李鴻毅。(GovTech網站)
年僅31歲就在政府部門坐上DD(副署長)的位置,文憑當然是大大張。李鴻毅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之後在谷歌工作過兩年,任產品經理,然後投身新加坡政府部門。
讀到這裡,關心新加坡政治的各路人士心中肯定有兩個問題:
第一:李鴻毅會不會從政參選?
祖父和父親都是新加坡重要的政治人物,李鴻毅有沒有受啟發?2017年,李家因故居問題而鬧內訌,李鴻毅被捲入家庭恩怨後,在面簿上公開表態稱:「不論你們相不相信,我對政治真的沒有興趣。」
那是2017年的事,隨著他更多涉入公共事務領域,「對政治沒興趣」的想法會改變嗎?

2006年,李顯龍總理和夫人何晶在兒子李鴻毅的見習軍官結業儀式上合影。(海峽時報)
第二:李鴻毅有朝一日會不會當上交通部長?
帶隊創造parking.sg,算是解決了人們出行的民生大事。人工智慧非常適用於解決交通出行的問題,他如果從政,會不會有一天當上交通部長呢?
把格局拉得更大一些。
20多年後,當這些20多、30多歲熟悉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年輕精英當上國家棟樑時,不一定是國家領導人或政府部門主管,也可能是私人企業的領導人,那個時候的施政面貌或社會面貌會是什麼樣子?因為他們懂得用戶心理而更能換位思考,更能從民眾的角度想事情,還是會像大數據那樣冷冰冰,一切跟著數據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