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國家之小,人盡皆知,其面積只相當於上海的九分之一,堪稱是一「彈丸之國」。對於本國領土狹小的事實,新加坡人從不諱言。反而以擁有「獅城」美譽而深感驕傲,並認為獅子的勇猛、雄健正是自己最突出的特質。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要衝地帶,扼守馬六甲海峽出入口,是天然的黃金水道,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戰略位置毋庸置疑。作為全球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新加坡附近的海上通道每年有10萬多艘各類船隻通過。
從地形上看,新加坡由主島和外圍大小50多座島的組成,這些島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島許多地區海拔不到15米,最高也只有16米。平緩的地形使新加坡得以建立龐大的交通網,目前新加坡擁有3400公里的公路和10多條高速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高速公路的建設標準非常高,規劃階段即預先設計為新加坡空軍的備用跑道。新加坡空軍就經常在公路上舉行大規模起降習,其所裝備的F-16D戰鬥機和E2C空中預警機,都開展過此類演練。
作為國際重要商埠,新加坡港闊水深,是天然優良港灣,且很少受颱風影響。其擁有近70公里長的碼頭和每年超過1.2億個標準箱的處理能力。200多條海上航線將新加坡與世界上絕大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港口聯繫在一起,贏得了全球最繁忙海港的稱號。
數據顯示,新加坡港在2019年貨物吞吐量為6.262億噸,全年船舶抵港噸位達到28.5億噸,占世界轉載出口量的30%。全球懸掛掛新加坡國旗的船舶總噸位接近1億噸,是全球頂級船舶註冊地之列。

良好的港口條件,也庇蔭著新加坡海軍,除設施完善的大士海軍基地外,新加坡另一海軍基地:樟宜海軍基地現已成為新加坡面積最大、基礎設施完備、功能最先進的海軍基地,能停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編隊,新加坡海軍主力就駐紮於此,美國第7艦隊也常利用樟宜基地提供後補給和維修服務。
別看面積不大,新加坡還建了5座機場。其樟宜機場及實里達機場是國際民航場,而登加,巴耶利巴、森巴旺等3處為軍用機場。樟宜國際機場占地13平方公里,是東南亞地區聯繫歐洲、美洲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樞紐。在2019全球最佳機場排名中,樟宜機場排名首位。2019年該機場客運量近7000萬人次,飛機起降架次為386000次,貨運量達200多萬噸。

實里達機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機場,建造於上世紀20年代,在1968年之前一直是英國的軍事基地。進入21世紀後,新加坡政府為保持航空業優勢地位,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將實里達航空園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工業基基地,吸引了包括新科宇航、霍克太平洋公司等30多家航空企業落戶營業。

新加坡建設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不僅能在和平時期為本國帶來經濟收益,更能在戰時為其空軍提供關鍵性的技術保障和後勤支援。比如,樟宜、實里達機場也可以在戰時轉為軍用,以滿足作戰需求。
雖為兵家必爭之地,但新加坡歷史上發生的戰事並不多。最近的一次戰爭發生於二戰時期,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便向東南亞發起進攻。新加坡首當其衝成為日本勢欲拿下之地,這就是歷史有名的新加坡戰役。英國海軍遠東艦隊主力損失殆盡,9萬多英軍投降。

這場戰爭的慘痛教訓讓後來的新加坡政府意識到,由於無險可守,更無迂迴空間。獨立至今,新加坡一直奉行「決戰境外」的國防戰略,軍事上倒向美國,通過打造一支「少而精」的部隊來威懾覬覦者。所以,它又有「東南亞的以色列」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