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了!不到一周時間內,新加坡往返中國竟然又有航班喊停!
前晚中國民航公布消息,向新加坡酷航又一航班發出熔斷指令!
「自11月8日起,暫停新加坡酷虎航空TR138航班(新加坡至天津)運行2班,取消獎勵航班TR116/TR117。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這次的熔斷是因為在10月19日,新加坡飛鄭州的酷航TR116航班上發現7個確診的新冠患者。
而TR116又是另一航班TR138飛天津的獎勵航班。於是,獎勵航班取消!原本的航班也取消!
不得不說,要回國真的越來越難了。新中航班熔斷可能很多人都有料到,但沒想到的是竟會接連熔斷。
先是南京,後有天津、鄭州。再往下呢?
新中航班一周內2次熔斷
機票飆漲,單程破¥10000
撇開疫苗者通道(VTL)不說,新加坡都已經變成美國、德國旅遊建議中的最高風險地區。
美國現在日增4萬7千例,德國日增1萬1千例。新加坡過去一周最高5000+例。


就這種情況,美德兩國都要拉黑新加坡,足以看出他們將新加坡疫情視如猛虎。
現在,自10月27日中國民航對酷航發出第一個熔斷指令以後,昨天又發出第二個。
7天內喊停兩個城市的航班。酷航發出的最新11月航班計劃中,飛中國大陸的已僅剩下寥寥幾趟

新加坡飛香港、澳門的航班最多,可對於目的地在大陸的小夥伴們來說幾乎等於沒用。
直飛航班的情況慘不忍睹:
1)新加坡往返廣州,執飛航班TR100/TR101,執飛日期:11月7日、14日、21日、28日;
2)新加坡往返南京,執飛航班TR180/TR181,執飛日期:11月18日、25日;
3)新加坡飛天津,執飛航班TR138,執飛日期:11月3日、24日;天津飛新加坡,執飛航班TR139,執飛日期:11月3日、10日、17日、24日;
4)新加坡往返鄭州,執飛航班TR116/TR117,執飛日期:11月2日
特別是飛鄭州的,今天最後一趟沒了。下一個執飛日得等到一個月後的12月7日。

從目前來看,新加坡飛廣州已經是酷航在所有內陸航班趟次最多的城市,每周都有1趟。
其餘天津跟南京都是半個月1趟。
還有個關鍵問題,價格。
酷航本身代表的是廉價航空,但是現在航班大幅削減,又逼近年底,機票還能便宜到哪裡去?
以新加坡飛廣州為例,咱們來看看最新的機票價格:
【新加坡飛廣州】
最高價格:11月7日,2510.8新幣 (攜程官網1萬2201人民幣)
最低價格:11月21日、28日,910.8新幣(約4000多人民幣)


當然現在回國,酷航不是唯一的選擇。
還有新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廈航等航司可選,只是價格也不見得能低到哪裡去。 比如南航,11月9日從新加坡飛廣州,單程¥7026。

吉祥航空,11月5日、12日從新加坡飛上海,單程¥1萬5936。

所以豈止回國隔離不易,回國=燒錢。
回國機票先燒一波,回國後21天的酒店隔離再來一波。
按較低隔離酒店價格標準來算,一個房間280元,一天伙食100元,集中隔離如果21天就要花7980元。
加起來,現在新加坡回中國最最保底花銷2000新幣,人民幣10000多可能算良心低價了。

且這還是單程價,沒算上返新機票跟酒店、核酸的錢。
還是沒有概念的小夥伴,可以對比一下現在新加坡飛VTL國家的價錢。
新加坡往返澳洲墨爾本最低票價359.85新幣,往返韓國首爾最低價也才319.38新幣。

等於回中國一趟的錢夠你來回澳洲、首爾飛好幾次。
更加讓人不忍繼續想的現實是什麼?
現在酷航熔斷第二次,從近期的輸入病例來看目測可能很快就會再來一次。
10月29日,廣州報告新增輸入病例3個,其中2個來自新加坡。。。
1個是確診病例,10月24日乘坐酷航TR100飛廣州。同航班還發現另一個無症狀感染者。

11月2日,今天重慶通報還有1個新加坡無症狀感染者,還在醫學觀察。但重慶最近沒有新增,上一次通報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疑似是在3周前

綜上,接下去要回國的人面臨航班少,機票貴,隔離時間久至少三個問題。
萬一運氣不好,自己感染了,或者同航班有人確診了,還得到醫院隔離觀察到無事為止。 一語難說萬種難。
前天,李顯龍總理才說新加坡的共存之路才走到一半。
一半的時候,回國航班就熔斷了2次。等到共存大結局了,航班會變多?
中國到現在都還是清零策略,而新加坡在兩三個月前轉了彎。 眼下的局勢看起來,似乎只要國內一日不共存,從新加坡回國的代價只會一天比一天高。
中國的「零傳播」什麼時候會改變 取決於這個條件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 主要的觀點有以下2個:
1)相比開放的「先感染後治療」,中國的零傳播政策成本更低
據鍾南山院士表態,中國採取的防疫「零傳播政策」是低成本做法,強調病毒傳播太迅速無法被容忍。
這個低成本,是跟開放相比下得出的。
他說,現在採取「零傳播」做法,成本確實是很高的,但是和不管它、放開它相比,後者成本更高。

「現在一些國家採取了全部放開的方法。近兩個月出現大量感染,又要開始收縮,這樣一來一回,成本更高,對民眾、社會的心理影響也更大。」
中國將採用逐步放開的策略,但目前總的政策還是「零容忍」。這種做法可以稱為「持續性的零感染、零傳播」,而不是絕對的零傳播。
「零傳播」也就是對病毒採取「零容忍」態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因為病毒的傳播太迅速,複製指數太高。
即便現在有疫苗,全世界的病死率仍在2%左右,這樣高的病死率就是不能夠被容忍的地方。
2)中國零傳播策略什麼時候改變,取決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
鍾南山院士也說了,中國會採用逐步放開策略。
而中國的這種「零傳播」防疫策略會持續多久,取決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
「中國做得再好,只要有開放、有輸入,肯定還會有傳播」。
對於病毒的態度不同,做法就截然不同。 自去年開始,中國對所有入境人士一視同仁,都是隔離期+頻繁檢測。
但今年以來,國內也有因輸入病例引發了好幾輪疫情,輪番大規模核酸、局部封鎖,目標還是動態清零。
比如最近的上海迪士尼樂園緊急停止遊客進入,緊接著又是全員核酸。
這種做法跟現在選擇病毒共存的國家相比,簡直就是魔幻差距。
現在國際上的輿論風向是這樣的。因為中國的做法獨樹一幟,不少外媒的報道都在明顯唱衰。

他們就是在看戲,有種「讓你不跟病毒共存,現在兜不住了吧」的感覺。
而國內網友的看法也有所分歧。
比如,覺得疫情一出現就全員檢測,封鎖。這樣做一線的醫護人員壓力大,企業經營受挫。



但是如果不採用清零策略,誰擔保疫情落在個人、家人頭上的時候,你會閉嘴不去找人背鍋?
或者換句話說,出現了每天有人因為新冠死亡的事情,誰敢為此擔責?




還有的是因為反反覆復很疲勞,但也說不出應該如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