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加坡治療發燒、咳嗽和感冒的非處方藥需求增加,至少一家藥行推出限購班納杜藥品措施。衛生部正密切留意情況,建議公眾只買足夠自己服用的分量,尤其是兒童藥物,以免浪費。
衛生部12月21日回答媒體詢問說,衛生部了解零售商和藥房的這類非處方藥需求有所增加。雖然業者已訂了更多貨,但一些品牌或需多點時間補貨。

衛生部指出,整體而言,零售商和零售藥房會為每一種藥物,包括仿製藥品(generic medicine)帶進不同品牌。這些仿製藥和品牌藥品(branded medicine)一樣有效。若首選品牌買不到,建議公眾改買其他品牌。
公眾應只買自己夠用的藥量,尤其是兒童藥物,以免浪費。衛生部會密切留意情況,也同業者合作確保有需要的新加坡人能取得所需藥物。
記者查詢不同藥房的網站時發現,一些非處方藥已斷貨。例如,班納杜緩解感冒症狀(Panadol Cold Relief)的12顆包裝在屈臣氏藥房(Watsons)網店上缺貨;在佳寧藥房(Guardian)網店上,多款班納杜藥品,如傷風感冒熱飲和兒童發燒和止痛藥片都售罄。
新加坡人和外國人近來對感冒、咳嗽和冠病相關藥品的需求都飆漲。公司一直密切留意這些產品的需求和分配情況,在面對全球供應中斷挑戰之際,儘可能維持貨源供應良好。目前屈臣氏對每名顧客限購六件班納杜產品。
中國留學生、工作人士買藥寄回家
中國染疫人數大增,導致一些地區藥物緊缺,不少在新加坡留學或工作的中國人擔心國內親人買不到藥,紛紛買藥寄回家。

位於珍珠坊外的快遞業者順興物流表示,因近日從新加坡寄往中國的運單激增,為應付人潮,12月17日起開始實行限貨管理,當中牛車水的分行每天只允許50名顧客郵寄防疫物品;金文泰分行限30人;巴耶利峇分行暫不開放郵寄防疫物品。
另一家公司安捷國際快遞受詢時則表示,公司之前並不受理藥物運送,但因近日局勢,不久前特別申請獲批從12月17日開始允許將防疫物品如藥物郵寄往中國。
「然而郵寄防疫藥物往中國是有限制的,若是如班納杜的西藥,每個包裹只限3盒;若是中成藥例如連花清瘟膠囊,則每個包裹限4盒。為防清關時遇阻礙,我們都會建議公眾在包裹中搭配其他非防疫物品的普通貨物,如咖啡等。」
公司也指出,由於近日運單激增,有些門店或會提前停止接收當日運單。「我們也會提醒顧客,包裹到了中國還需清關再派送到各地,而各地情況不一,包裹實際上送到對方手上或需至少3至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