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頓大廈推出市場集售 保留價5.9億元

珊頓大廈樓高25層,共有203個商業單位和一個停車場。(仲量聯行提供)
位於中央商業區的珊頓大廈(Shenton House)推出市場集體出售,保留價為5億9000萬元,相當於容積率每平方英尺2035元。
珊頓大廈為99年地契的商業項目,樓高25層,占地3萬6350平方英尺,共有203個商業單位和一個停車場。
仲量聯行(JLL)星期一(2月6日)發文告指出,按照市區重建局2019年的總藍圖,該地段被規劃為商業地段,總容積率為11.2。
在中央商業區獎勵計劃(CBD Incentive Scheme)下,地段的額外總樓面面積(bonus GFA)可達25%,可重新發展為綜合項目或酒店,總容積率可達14.0。
假設未來的綜合發展項目的住宅總樓面面積占40%,5億9000萬元的保留價,相當於容積率每平方英尺約2035元,這包括了4億4600萬元的土地增值費(land betterment charge)和地契年期填補溢價(lease top-up premium)。若包括7%的額外陽台面積,容積率尺價為2012元。
珊頓大廈附近有不少辦公樓和酒店,其中包括亞洲廣場第一和第二大廈(Asia Square)、濱海盛景(Marina One)、威斯汀酒店(The Westin Singapore)和新加坡市中心索菲特酒店(Sofitel Singapore City Centre)。
珊頓大廈最靠近珊頓道地鐵站,距離市中心(Downtown)、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和濱海灣(Marina Bay)地鐵站,步行不超過10分鐘。
仲量聯行新加坡資本市場執行董事陳鴻文指出,投資者和業主對我國中央商業區的資產的需求不斷增加,他們看好我國的中長期前景。
珊頓大廈的招標在4月11日下午3時截止。
景星園第三次推出集售 要價維持12.8億元

景星園(世邦魏理仕提供)

Lakeside Towers(仲量聯行提供)
本地私宅市場活躍帶動集體招標出售活動,私宅項目景星園(Kensington Park)重啟招標活動,要價維持在12億8000萬元。位於實龍崗花園的私宅項目景星園曾在去年5月和10月兩度以相同要價招標,但無法尋得買家。
公寓有314個單位,所處地段面積為49萬1000平方英尺,地契始於1878年,是新加坡最大的999年地契住宅地段之一。
負責銷售的房地產諮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星期四(2月9日)發表文告說,12億8000萬元的要價包括2億7300萬元的土地增值費,相當於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444元。
若把占總樓面面積7%的額外陽台面積和土地增值費計算在內,容積率尺價相當於1407元。
據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主管鄭兆能觀察,發展商收購黃金地段的需求日益增加,最近推出的新私宅項目獲得市場熱烈反應,而中國邊境開放,料會有更多中國買家來本地看房。
「景星園的位置和地段條件優越,我們於是決定第三次為這個項目招標,為發展商提供一個機會,收購新加坡所剩不多的大型住宅地段。」
| Lakeside Towers再度集售要價比上回高出14.7%
同樣在星期四開始招標的還有位於裕廊的Lakeside Towers,要價3億5000萬元,比上一次在2018年招標時的要價高出14.7%。
房地產諮詢公司仲量聯行發表文告說,這個99年地契的私宅項目於1981年竣工,擁有144個單位。
公寓所處的住宅地段面積為15萬3236平方英尺,根據市區重建局2019年總藍圖的總容積率為2.1。
經過有關當局核實,若按現有建築的總樓面面積計算,實際總容積率為2.35953。
若這個項目以3億5000萬元成交,並納入填補地契的費用後,容積率每平方英尺價格為1244元。這個價格不包括土地增值費。
若把10%的額外總樓面面積、地契填補費和土地增值費計算在內,容積率尺價則是1196元。
景星園的招標活動在2月22日下午3時截止,Lakeside Towers則在4月12日下午3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