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丹星和他的妻子決定讓他們的長女在幼兒園學習華文。(李國豪製圖)
作者 李國豪
對去年大選還記憶猶新的本地民眾應該不會忘記當時發生的一件大事:
「工人黨沒有派出候選人參加政黨電視辯論的華語環節。」
這對擁有眾多華族草根支持者的工人黨來說,是非同小可的情況,當時還引起了不少爭議。
工人黨兩巨頭秘書長畢丹星和主席林瑞蓮後來親上火線解釋,前者也在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親口掛保證,該黨會在未來參與每一場華語辯論。
這個承諾是否兌現,有待時間驗證。但至少,畢丹星身體力行做了一件事,表達他對華文的重視。

工人黨曾因沒有排除候選人參加華語電視辯論而飽受批評。(視頻截圖)
他前天(16日)在個人Instagram社交媒體上透露,他讓大女兒在幼兒園學習華文,而且進展似乎很不錯。
「我們希望她能夠持續學習華語,因為這是一門非常有用的語言。」
畢丹星在貼文中寫道,能通曉第二乃至第三語言是很棒的生活技能。
「和一些少數族裔和跨族通婚的家長一樣,究竟該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哪種第二語言,我和太太都有過掙扎。」
「不過我太太在語言方面遠比我出色,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什麼她是我們兩人之中比較有創意的那一個。所以我們對於下一步該怎麼走還是很有把握的。」

畢丹星(右)和他的妻子(左)決定讓長女在幼兒園學習華語。(海峽時報)
非華族選擇學習華文這件事值得大書特書,但畢丹星接下來分享的這件事,或許更值得讓在本地明明有大把華文資源,卻不大願意讓下一代學習華文的華族家長省思。
身為印度旁遮普後裔的畢丹星和他的妻子瓦利亞(Loveleen Kaur Walia)育有兩女。
他在貼文中提到,他們夫婦倆其實還是很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接觸母語——旁遮普語。
「不幸的是,要讓學習語言變得有趣並不容易,尤其是對五歲以下的孩童更是如此。」
為此,瓦利亞特意創設了一個名為@beebee.ji的Instagram頁面。除了分享自己的經驗之外,也提倡教導年輕一代旁遮普語。
「生日快樂,我親愛的老婆!我想祝福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感念你為我們女兒所作的一切(這裡也預祝你的@beebee.ji計劃能幫助其他的旁遮普後裔的家長們)。」

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在功利主義下,本地年輕一代的華族子弟對華文的掌握程度每況愈下。
英語的地位或許在新加坡強勢而不可撼動,但學習母語終究應保有其情感價值。
就像這位網民所說的:
「一種語言是要記住你的根,另一種語言是要鍛造你的競爭力,兩者沒有衝突。」

連非華族家長都願意讓他們的孩子學習華語了,華族家長更是責無旁貸。
